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02234570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原创】游千灯古镇
(2017-01-27 20:14:02)
标签:
旅游
杂谈
情感
丙申年11月中旬,我们一行六人自驾游千灯古镇。千灯古镇位于长江三角洲,隶属江苏省昆山市,离苏州市中心35公里,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千灯原名“千墩”,名出吴越争霸。这里是明末清初著名爱国主义思想家顾炎武的家乡,他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世警句,激励无数仁人志士报效国家;这里还是昆曲创始人顾坚的故里;这里的少卿山,有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土建筑金字塔”;这里还有建于梁天监年间的秦峰古塔等诸多历史遗存。
三桥是千灯水乡桥文化的精华和缩影。跨过三桥,就跨进了具有二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千灯古镇。三桥连袂而筑,分别呈现宋、明、清三代的不同特色。东边的小桥叫方泾浜桥,因河名方泾浜而得名,为明代特色;中间横跨尚书浦上的三孔石拱桥为恒升桥,恒升取步步高升意,为清代特色;西岸一座小巧玲珑的木桥是鼋渡泾桥,为宋代特色。三桥有一美丽的名字,称为“三桥邀月”。
走进千灯,只见居民住宅缘河而筑、临水而居,驳岸列排、河埠成市,至今仍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棋盘式格局和江南水乡的古朴风貌。
梅葆玖题词“昆曲发源地千灯”。梅葆玖祖籍泰州,生于上海,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最小孩子,由于外形和嗓音酷似其父,所以10岁开始就随父学艺, 13岁就登台演出了。随后,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艺惊四座,出类拔萃,成为梅派艺术的正宗传人。要说梅葆玖钟情千灯的原因,主要是他对昆曲的感恩和敬重。
千灯石板街,它贯穿于千灯镇区,自镇北永福桥,至镇南种福桥,全长1.5公里。民国初年,由方远清发起,聘请朱家角名师王世昌设计,在原石板街上修建。现存石板2070块,既可通行,又是泄水通道。是江南保存较完整、路线较长的石板街。行走于古街窄巷石板之上,两侧楼宇挑檐而出,小楼相依,形成江南古镇“足踩青石板、头顶一线天”的特有风貌;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承福井,一体双眼,井水清澈甘甜,冬暖夏凉,清波不摇,似古镇气息。演绎了一代代百姓人家寻常故事,井为纪念徐福东渡而凿,一九六五年疏浚沿用至今。
“昆山腔”的创始人、昆曲鼻祖顾坚是千墩人,千灯镇上为他建立一个纪念馆是理所当然的。顾坚纪念馆在古镇中市的南大街,大门正对着承福井。纪念馆址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谢宅。建筑始建于清末民初,坐西朝东,共二进。沿街面是第一进门楼,有座四宜小筑砖刻门头,雕工细腻;中间是天井,两侧是堂楼厢房。第二进堂楼,底层厅堂为家庭式小舞台,表演昆曲评弹;二楼是旷师斋,左右走马楼,中间顾坚坐像,四周陈列顾坚著作,南戏、昆曲戏剧橱窗,中国戏曲发展史之微塑,史料笃实。在顾坚纪念馆,既看古建筑又了解顾坚其人与中国戏曲发展史,一举二得。走出纪念馆,厅内的乐曲还在耳际迴荡;踩上石板街,顾坚的形象还是那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这真是:古镇添新胜,历史文化重光,人心振奋!
千灯是戏剧之乡、是昆曲的发源地,昆曲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尚存的最古老戏曲之一,也是世界流传至今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被称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幽兰”一枝“奇葩”。昆曲被联合国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喻为“百戏之祖”。“百戏之祖”昆曲源于昆山腔,为元末明初昆山千灯人顾坚所始创,顾坚把当时流传于昆山的江南词曲调加工整理成一种不用乐器伴奏,只有清唱与合唱的唱腔,俗称“昆山腔”。为纪念和继承先贤文脉,所以千灯古街上现不仅保留有顾坚纪念馆,还恢复了古戏台的修建。古戏台常被用作昆曲、评弹演出场所,令游客饱享高规格的视听盛宴。
记得就学练习作文时,常要抄录一些名人的名言,以备引用。如“路漫漫其修长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居庙之堂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最后一句,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的名篇《日知录》。
顾炎武可谓学富五车,后人曾将他与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当代历史学家也评他为两千年中七十二位伟人之一,殊为不易,自然也是实至名归。他虽是“一介书生”,却也参加过壮烈的南明抗清斗争,有过牢狱之灾,更多次拒绝清庭的收拢招编,其民族气节也是可歌可书的。昆山千灯镇是顾炎武的出生地。也许是天垂志士,学泽化荫,他的故居保存得相当好,是我所见到的名人故居中最完美的:有生活起居区、祠堂和墓地;加上依史恢复扩建了的一个顾园,总面积已达到60亩,成为千灯明清宅第的翘楚是没有疑问的。自然,也是千灯收费景点中最有看头的景点了。顾炎武号亭林,后学尊他为亭林先生。因千灯属昆山,故也是昆山人的骄傲。昆山有条路名亭林路;昆山最知名的公园就是亭林公园,公园中也有亭林纪念馆。而在千灯,景点书顾炎武不书后学所尊的亭林之号之因,我思忖,故乡就是母亲;母亲唤儿郞,用“奶名”是最亲近与恰当的……
从门厅到明厅这三进,都是朝西的。明厅后是住宅楼,变为朝南的。住宅楼现作为顾炎武事迹纪念展示用。门前一副对联是篆体的,在图上看有点小,录在此: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系清代大学者孙星衍撰写,甚工。里边中堂选用的联是岳飞诗句:流水崇山怀作者春兰幽竹契风人。
顾炎武祠堂与墓为景点中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在故居之南。图为亭林祠的南入口。祠南向三间两厢一门楼,以三间相通作一大祭堂。
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千灯镇初步形成了以水乡风貌为背景,以文化展示为特色,寻贤访古、水乡观光、古镇揽胜相结合的旅游新格局,文化旅游的魅力与日俱增。今后,千灯古镇将进一步加大古镇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力度,以“亭林故里、戏曲之源、田园水乡”为品牌,形成以古镇旅游为重点、以生态农业旅游为延伸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届时,由悠久历史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千灯,将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展现更为迷人的风采。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原创】团团圆圆过除夕
后一篇:
【原创】“闵行大妈”凭实力直接晋级央视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