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追忆陆灏(续)

(2016-08-21 20:14:12)
标签:

杂谈

教育

情感

 

【原创】追忆陆灏(续)
【原创】追忆陆灏(续)

    在一次商讨如何在2018年颛桥中学七十华诞时,出一本由历届校友自己动手写出的文集,作为献给母校生日的礼物时,校友张位育(陆灏先生遗孀)赠送我由张民权(东方出版中心编审主编的《有你就好》书籍。事后,我认真拜读了《有你就好》中怀念陆灏先生的六十八篇文章,一位“睿智而不固执,博学而不张扬,沉稳而不拘谨,幽默而不肤浅”中年英才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同时,使我知晓了陆灏不仅是颛桥中学校友张位育的先生,也是我50多年前颛桥小学的校友。为寄托对这位教书育人、英年早逝的校友的哀思,特撰写追忆陆灏(续)。

 

【原创】追忆陆灏(续)

俯首甘为孺子牛

张位育(陆灏遗孀)

19981228日,先生突然发高烧39.8度,实在支撑不住,从学校回到家,服了退烧药也没管用,昏昏沉沉睡了一整夜。第二天测体温还是39.8度,我催促他一定要去医院诊治。在医院拍了肺部片子,化验了血常规,刘医生说不象一般感冒,要住院进一步检查,但先生却执意要回家,自己在家里服中药试试一两天,就要去学校,他是七宝中学高三(2)班的班主任,因为那儿有只有半年时间就要参加高考的53位学生,而且1月份马上就要期终考试,他怎么能安心住在医院,接受那一整套的检查,还有那令人心烦的一滴一滴的输液。刘医生既敬佩先生的敬业精神,又担心还没明确诊断的病情,无奈地在病历卡上写上患者拒绝输液治疗。再三叮嘱,若有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可是我不放心,一定要他住院,今天好不容易说服他上医院看病,还没有诊断明了,就这样不明不自回家,我坚决不答应。先生有点发火了,说:“你不是不知道,这个班级高一时已经换了2个班主任,我总算能从高二接班带到了高三,如果还有半年又要换班主任,这合适吗?难道你想让我留下遗憾,让我内疚,让我愧对53个已经醒悟,为敲开大学大门而努力拼搏的学生吗?怎么能完成53个家庭的重托?135,哪个重要?你也曾是教师,难道还不理解我?”曾经为了带好一个双差生集中的小学毕业班而晕倒在讲台上的我无言以答,只好含着眼泪扶着他回家。到家后。马上给他的在北京的老中医父亲打电话,根据我对病情的口述,让他开了一贴中药。那中药也真灵,服了三天,烧退尽了。过了元旦,先生也不肯休息,带着满嘴的疱疹,又出现在让他牵挂、让他苦乐的高三(2)班教室。相隔4个月,也就是99428日中午,平时早出晚归的先生却出人意料地打车回家了,迫不及待地上床睡觉。一量体温,太可怕了,又是39.8度,症状和上次一样,我恳求他,住院去吧。但在离高考倒计时的最后冲刺阶段,和学生们的会考、填志愿……相比,我的劝说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我再一次地妥协了。只能用老办法,三天中药强压高烧,一身又一身的汗,满嘴的疱疹,那中药再一次地掩盖了病情的真相。五一节过后,他就拖着几乎要虚脱的身体,摇摇晃晃地上班去了,又忘我地融入到学生中去,废寝忘食地陪伴着他们顺利地通过高考,接着又翘首以待着高考成绩的发布。当本子上记录了53位学生的成绩,100%上线,他舒坦地笑了。深夜,我们全家守在电视机前听着“喜洋洋”的音乐,看着屏幕上各院校录取新生的名单,随着先生那充满自豪的“看,看,我班的。”的叫声,我们一起分享着喜悦,全家沉浸在丰收之后的幸福之中,而忘却了那2次可怕的莫名其妙的高烧。直到200066日,学校组织高级教师体检,16日接到通知需要肺部拍片复查。17日拍片后,医生叫我进去,左肺上部有阴影,与981229日的片子一对照,同一个部位!而且有发展!当时我的脑袋就“嗡”的一下,脑中一片空白,我的天那,这不就是一年半之前的病根吗?但先生还是坚持要上完复习课,等学生们考试结束再去看病。我实在忍不住了,要去找仇校长,但他坚决阻止:“带病工作是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不必惊动校长。仇校长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强迫我休息的,那学生怎么办?等学期结束,再去看病吧。”74日以后,他坚持辅导完来自东安新村、闵行中学、莘庄中学、七宝中学的最后一批高考生后,才在我的陪同下,开始了艰难的治疗历程,辗转于上海、北京的各大医院,几乎所有的医生拿着981229日的片子都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么晚?”又惋惜地叹息:“晚了,太晚了。”尽管医生们想尽了办法,用了各种奇特的新药,但最终还是斗不过在时间上占尽了优势的肆虐猖狂的坏细胞。先生坦然地走了,他没有后悔,没有埋怨,没有遗憾,没有内疚。

这就是我的先生,一位属牛的和共和国同龄的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园丁,一位视学生前途如自己生命的普普通通的化学高级教师。现在,每当我走过他生前工作过的七宝中学,看到立在教学楼大厅中央的鲁迅像时,就仿佛看到了我的先生——陆灏:俯首甘为孺子牛。

                【原创】追忆陆灏(续)

               怀念你,陆灏老师

杨孟龙

19995月的一天上午,我去七宝中学送学生的材料,我从校车上一下来,就直奔七宝中学的西大楼,长长的走道里十分寂静,空无一人。我一边走,一边寻找政教处在哪个办公室。正在这时,从不远的拐弯处,走出来一位老师,那不是我熟识的陆灏老师吗?“陆老师,您好!”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走上前去,亲切地握着他的手。“你有什么事呀?”“我想找你们学校的政教处,送上有关的学生材料。”“你跟我走,政教处在东大楼呢!”我们向原路退回,这时我才发现陆老师的脸色有些灰黄,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看上去还挺有精神。我们并肩走着,走道里还是没有其他人,静静的,只有我们两个边走边说,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来到政教处门口,陆老师停下脚步说:“你进去吧,我走了,我就要上课了。”我又一次与陆老师握手,然后这一次竟然成了和我永别的最后一次握手。

那是2001年的8月底,我突然得到陆灏老师逝世的噩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能接受这是事实,我的眼前浮动着陆灏老师的身影……

陆老师曾经在颛桥中学任教过多年,担任的是高中的化学教学工作。他的能力,他的教学,他的为人,在颛桥中学有口皆碑。那时,他红润的脸,晶亮的目光;平时,显得干练、利落,透露着一种奋发的活力,使人感到他有如浑身使不完的劲似的。我知道:陆老师痴情醉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备课时不仅根据课文和大纲的要求,还针对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在作业的批改中也独具匠心,对不同的同学按不同的方式进行批改。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面批成了他的家常便饭。有时候,他来到学生的家里,教师、家长、学生一起批改作业,一起讨论提高化学成绩的办法。多好的老师啊!陆老师把自己的所有青春活力,无私地奉献给渴望获得知识的学生,默默无闻地为颛桥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与陆老师一起工作过的同志们,无不对陆老师的工作赞不绝口。现在他已经远离了我们,我们能接受这个事实吗?!

我曾经听到过陆老师班级的一位同学说:“陆老师如同我们的第二父母。”是的,这话一点都不过分,自当老师以来,陆老师个别辅导过的学生很多很多,在那个时代,陆老师从不犄角报酬,脑子里没有“钱”这个概念,他把一切时间都奉献于自己的学生,在他的人生的道路上,用心弦弹奏着教书育人的美妙的篇章。有不少学生说:“陆老师的课上得太好了,把他自己丰富的学识,统统都灌注到了我们学生的身上了,使我们学生一天天的丰满起来了。”陆老师啊!我们是多么怀念你啊!

陆老师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平时,陆老师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不管在什么场合,他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总是首先做到,所以他多年如一日地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在他的模范作用影响下,他班级的学生干部以奉献为乐,主动在班级里充当“小教师”的角色,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蔚然成风。陆老师的朴实言语,长期默默无闻的奉献,在校内外获得了交口称赞。

陆灏老师在颛桥中学有六、七年的时间,我和陆老师接触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我那时主要集中在初三毕业班工作方面。但是,在与陆老师不多的交往中,他给我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印象。

我,是多么怀念陆灏老师啊!

【原创】追忆陆灏(续)

怀念陆灏

陈永良  沈志明

陆灏老师是位化学高级教师,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好老师,他的化学知识扎实,教学能力强,而他在体育、文艺方面也有出众的才华。

记得他曾是围棋业余三段,担任过原上海县围棋协会会员。饭后课余总能看到他在棋室和老师们共同切磋棋艺,并担任第二课堂围棋小组辅导老师,极热忱地向学生介绍推广中国围棋。

他是原紫江中学男子篮球队队长,虽然不是高个儿,但他在球场上的虎劲足够让对方生怯。他带紫江中学篮球队参加过多次比赛,也带领颛桥中学篮球队在原上海县教工篮球比赛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打乒乓更是他的强项,魔术般的发球,刁钻的角度,凌厉的攻势,令对方望而生畏。他的乒技在原上海县也小有名气。他代表颛桥中学乒乓球队参加过县教工乒乓球比赛,获南片团体第一名。

北京人的他,特别爱好京剧。乐器方面,手风琴、二胡等,样样拿得起。学校每次教工文艺表演、学生文艺汇演,总少不了他的节目,不论是唱京剧还是手风琴独奏,总是赢得满堂喝彩。

当今的素质教育正需要像您那样的老师,您是一位好老师,您走得太早了,我们需要您,我们怀念您。

【原创】追忆陆灏(续)

爱是一份内疚

赵振新

那一天虽已过去多时,但却仍不能忘记,还记得那天窗外的雨在渐淅沥沥地下着,路上已淌满了在水中形成的一个个雨滴,空中黑层层的一片,我却仍愣愣一整天不知在想什么。

那天一清早,当我刚要出门去出差,家里的电话铃响了,电话中传来了一个我不相信却又不能不接受的消息,老师你永远离我们远去了。相信那时在老师的身边一定有很多的学生在看着他,而我因为外出,却不能去看看他最后的一面,在路上我的心头始终有一种伤感和内疚,外出的学习时间似乎变得那么的长久。也许在你桃李满天下的众多学生中,一个学生的数字只相当于分子中的一个原子,但对学生来说,却是再也不能与关心爱护过自己,并影响自己人生道路的先生见上一面,这是何等的遗憾和内疚!

内疚是一份永远的遗憾。知道老师生病还是很偶然的事。七宝中学的“一日捐”没有上交到教育工会,他们的工会主席张老师在向我们通气时,说他们的“一日捐”全部捐给了一个教师,是我的老师。我问他是什么病?他说是癌,当时我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在我的印象中陆老师总是乐哈哈的,身体一直挺棒的。而当我问他老师在哪里,我要去看看,他却告诉我老师在北京看病时,我感到很遗憾。在我的印象中,他是北京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他的标志之一),因为没有地址,我只能在遥远的上海衷心祝愿他在北京早点康复。这一切,却让我成了终身的遗憾;虽然后来我知道了老师是一个地道的颛桥人,虽然后来我知道了老师家的电话,虽然……这一切都变成了一个学生无法弥补的遗憾,老师您能谅解我吗?

内疚是一份抹不去的思念。浓郁的北京话,棋秤上的猛将,乒乓桌前的生龙活虎,虽已是十多年了,但高中时我们班主任的种种“优势”让我们这些学生感到无比骄傲。19831984两年虽在时间长海中可谓沧海一粟,但却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两年。从一个农家的孩子成为“天之骄子”,从一个无知的孩子成为教育工作者,这一切都是老师所赋予的一生的改变。记得当时我还是一个“小萝卜头”,老师却从未“另类”对待过我,一次在上课时,由于没吃早饭,我突然从椅子上摔了下来,老师不仅把我背到办公室,给我喂了糖水(可能是低血糖),嘱咐我以后一定要吃早饭,还给我父母专门讲了这件事。这对你来说,是几十年教学生涯中为学生所做的许许多多事情中的一件小事,但却让我对老师你和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敬意,从而有了做老师的想法,于是便有了化学成绩在模拟考试中异常突起,最终成了一位化学教师。记得在师范面试时,主考官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人比较小,为什么想当老师?其实是老师的行为成了我最满意的答案。

内疚是一种遗憾,内疚是一种思念,内疚更是一种力量。“蜡炬成灰始成泪”,为了学生,你即使已检查出自己身体有病,但仍然坚持带好毕业班。为了几十个莘莘学子,你竟然用你的生命作为代价,这在常人来说有点不可想象,然而却实实在在在你身上表现出来了。你的微笑,成了学生化解困难的利器;你的不张扬却又发奋的个性,成了学生工作的动力:你的多才多艺,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楷模。虽然你己永远地离我们而去,虽然只能照片中再见到你的容颜,但你的师魂、你的个性将永远伴着学生带着那份内疚走向人生未来的路。

老师你会谅解你的学生吗?

【原创】追忆陆灏(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