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价值趋势交易体系

标签:
杂谈 |
一切都源自我的一个认识,证券市场既有效又无效的,它既强得不可战胜,又蠢得不可理喻。
为什么说市场是非常有效的呢?举个例子,金融危机还没来股票指数已经跌了,经济还未正式确认复苏,股价已经涨了。套用巴菲特的话“如果你想等到知更鸟报春,那春天就快结束了”。我们分析的各种基本面因素无论多齐备都是片面的,而市场价格本身才知道全部的信息。所以股价走势往往走在财报披露前,更走在分析师评级之前。从信息传递的灵敏度上,市场比谁都有效。那么市场的无效之处在哪呢?它的无效之处在于变动的绝对额经常是出问题的,就是在我们理智地知道了大部分基本面信息的条件下仍然出现了过度高估和过度低估的情况。市场悲观时认为萧条会永远持续,而乐观时则也认为繁荣是永恒的,这就出现了所谓的错误定价。例如07年的中国股市和现在的中国股市,60倍PE和10倍PE,理智的人都知道要干些什么。
我的价值趋势交易体系就是建立在上述认识之上。证券价格终将会向价值回归,而价格趋势本身很可能告诉了我们一些不知或者从未想到的信息。基本面信息很重要,可惜它不够快。趋势信息够快,可惜它最终无法摆脱基本面的牵引。因此,价值趋势交易体系由投资组合+基本面+估值+趋势组成。
投资组合
投资组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我看来如果资金量够大,最好涵盖到十多到二十多只股票,资金量小也要有五、六只,而且要分散到不同的行业。
分散的好处在于第一,重仓错了不会损失太多。过于重仓使得投资人即使明明知道自己判断错误仍然不舍得割肉,所谓屁股影响脑袋,重仓影响了判断。而且我们知道的信息是有限的,某些行业正在恶化,但我们可能一无所知,通过历史信息计算出来的所谓价值是错误的。如果重仓压上了这些行业,结果可想而知。加上一些变化就是连公司自身都无法预计的,世界不可知的信息永比可知的多。
第二即便你判断真的是对的,但如果你重仓行业迟迟得不市场认同,价值长期得不到回归,影响短期业绩。如果是一篮子低估的股票,即使不会全部都向价值回归,但终会有些正在回归。此外分散投资到别的行业的有些机会也是我们无法预见到的。在我看来,投资组合中单一行业所占总资产比例不宜超过25%,而单一公司不宜超过15%。
基本面与估值
基本面与估值的关系我已经在《估值五要素》一文阐述过,影响估值的五大要素,即增长空间、增长速度、增长效率、ROE(净资产收益率)、风险。其实估值五要素既是价值评估的具体方法,又是基本面的分析框架。
不过价值本身不是PE、PB、DCF之类的评估办法,价值的体现有很多种,例如清算价值、账面价值、重置价值、收益价值、成长价值。在不同收购者、持有者眼中的价值更不一致。基本上常规的价值投资手法是投资以往业绩优秀的企业,此所谓白马股投资,再深入可以投资业绩平平甚至亏损的企业,但这种企业会变革,换股东、换管理、换战略就有变好的趋势,此所谓黑马股投资。再来就是这种特殊事件投资了,投资相当于已经动外科手术的企业了,例如拆分、资本重组的企业。三种价值投资层层递进,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
价值投资还有一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全边际,之所以需要安全边际因为估值并不是精确的,而且可能判断错误,安全边际同时也是超额收益的空间。在我看来,如果价格是价值的70%~80%就可以买入,如果价格更低只有价值的50%就可以值得重仓。
价值投资之所以困难除了大多数的人没有上述系统的价值观以及不留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外,最大的难点在于价值随着时间、企业的变动也是在变动。我们常常依赖过去的信息去预测未来,去判断价值,这都是基于未来是过去的延续的简单假设上的。可惜世界远非是线性运动,一些因素在悄无声息地积累,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了意料之外的黑天鹅事件。这些悄无声息的因素并不能被我们觉察,但很可能就体现在了市场价格变动的趋势里。这也是价值趋势能够一定程度上克服价值投资的弱点,但是价值趋势始终是立足于对价值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趋势
在我看来,市场价格趋势,既代表着已公开信息,又代表着未知的信息,还代表着市场情绪。而均线是跟着趋势的绝佳指标。我喜欢选择的均线有60日均线及120日均线,它们都属于中长期趋势,如果股价持续在60或120日上方运行就是向上趋势,反之亦然。趋势涵盖的信息同样不言而喻。当我们觉得某些股票估值偏高,不敢买入时,股价趋势仍然向上,结果财报披露时好得超出我们预期,贵原来有贵的道理。同样,我们觉得的某些股票历史数据很好估值也很便宜,但股价趋势是向下的,结果过了段时间财报披露,业绩差了好多。
可是趋势的弱点是什么呢?当基本面估值可能互相很匹配,又不存在某些重大的未知变化,趋势不明,均线反复震荡,按照趋势指引我们会反复无谓交易。这就需要基本面的配合,如果选择了优秀的公司业绩在不断上涨,最终会刺激到股价上升,重新形成向上趋势。也就是说好的基本面可以使得我们在较短时间摆脱震荡趋势,避免了持久的反复交易。
价值投资与价值趋势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果投资者看上了某只股票,信奉价值投资的话话会越跌越买,仓位随着价格逐步变重,也就是左侧交易。但是价值趋势不会越跌越买,而在股价已经从低点反弹了百分之十几或者二十几突破了中长期均线后才会买入,也就是右侧交易。为什么我会选择价值趋势?让我先假设一只股票合理估值为15倍PE,价值投资者会选择在10倍PE开始建仓,7倍PE左右就重仓了。但会存在两种情况,一个是低估了市场恐慌的情绪或者股票基本面变坏得程度,股价有可能最低跌到静态的4倍市盈率,然后反弹,价值趋势这时可以5倍市盈率买入。另一种情况股价从15倍PE下跌,但没有跌到10倍PE,市场就隐含变好的预期,12倍PE就止跌了,然后伴随业绩上涨股价也在上涨。在这种情况下价值投资者可能很难买到这种股票,但是价值趋势却有可能在14倍PE时买入。
基本面、估值与趋势
价值趋势最大获胜概率是在基本面优质+低估值+中长期均线开始向上这一时候,可以说这是三方面的同一方向的共同合力。同理,如果存在基本面优或者变差+高估值+中长期均线向下的情况,那么这样的股票日后有很大概率是大幅下挫的。当然,上述是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况。更多的时候市场处于价值与价格的模糊区间,即看不出股价是否明显偏贵或者便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向上趋势,我认为应该轻仓买入,如果出现是下降趋势,那么原来持股的仓位要进行减仓,如果是振荡,很抱歉,部分仓位会因为要跟踪趋势而反复交易了,能否尽快走出振荡,就取决于所选股票的基本面是否强劲了。至于变动仓位究竟是多少确实很难说得清楚,取决于对公司基本面的掌握程度,取决于估值水平,取决于对公司的信心了。还有一种情况运用价值趋势也非常难受,就是基本面好,估值又低,但却是下降趋势,如果没有参与还好,可以继续等待,可要是已经持有,我倾向死拿慢慢熬吧!我试图总结出一套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机械操作的方式,不过现实情况远远复杂,也仅供参考。总之,价值趋势不是万能,它仍然试图做的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下不同的注进行大概率的赌博。
历史基本面 |
估值 |
趋势 |
已持有 |
未持有 |
向好 |
高 |
向上 |
继续持有 |
不买入 |
向好 |
高 |
向下 |
卖出 |
不买入 |
向好 |
高 |
震荡 |
卖出 |
不买入 |
向好 |
合理 |
向上 |
继续持有 |
轻仓买入 |
向好 |
合理 |
向下 |
部分卖出 |
不买入 |
向好 |
合理 |
震荡 |
部分仓位跟随交易 |
不买入 |
向好 |
低 |
向上 |
继续持有 |
重仓买入 |
向好 |
低 |
向下 |
继续持有 |
不买入 |
向好 |
低 |
震荡 |
继续持有 |
部分仓位跟随交易 |
向坏 |
高 |
向上 |
继续持有 |
不买入 |
向坏 |
高 |
向下 |
卖出 |
不买入 |
向坏 |
高 |
震荡 |
卖出 |
不买入 |
向坏 |
合理 |
向上 |
继续持有 |
轻仓买入 |
向坏 |
合理 |
向下 |
大部分卖出 |
不买入 |
向坏 |
合理 |
震荡 |
部分仓位跟随交易 |
不买入 |
向坏 |
低 |
向上 |
继续持有 |
买入 |
向坏 |
低 |
向下 |
部分卖出 |
不买入 |
向坏 |
低 |
震荡 |
继续持有 |
部分仓位跟随交易 |
http://s15/mw690/3cee4300gcef8cd8aeede&690
这是我亏损最多的股票。当年武钢的取向硅钢可谓独霸天下,ROE高达20%,净利润历史看也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长,07年最高峰的武钢20块钱,4倍多市净率,参照历史数据应该说估值并不算贵。后来不断涨价的铁矿石最加需求下降终压垮的钢铁业,而之前铁矿石成本是可以通过不断上涨的钢价转嫁出去的,但是我的思维惯性仍然认为取向硅钢技术够牛,各种成本上涨都可以转嫁,就还坚定持有。结果随着时间推移,武钢的业绩下来了,估值早就下来,股价从20元跌到08年底的5元。08年底推出经济刺激计划,武钢股价又从5元涨到12元,然后又在09年8月下跌,我最终在跌破60日均线时以9块钱的价位全部卖出,认赔出局。再后来,武钢基本都是被60日、120日均线压制,至今仍然如此,股价只剩下了2.3元,市净率也只有0.7倍,ROE基本为0,以目前业绩看估值也真的只能值这么多了。反思我在武钢的亏损主要有三。一,过于重仓,就算基本面真的恶化了,我仓位过重只能选择相信武钢会熬过来。二,对价值理解太过肤浅,以现在的角度看,当时的武钢自由现金流低,高有息负债率,并不是投资的好标的,另外当时钢铁产量已经6亿吨了占世界产量一半,武钢的取向硅钢也开始受到来自宝钢的冲击。而我居然还认为在这些基础上利润还能保持以往的增长速度,对武钢的估值自然成为垃圾输入,垃圾输出。三,忽略了下跌趋势的信息。当时整个钢铁业的公司股价跌破均线,已经暗示经营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开始有新闻报道钢价下跌,可是当时我并不在意。在09年的反弹后再次跌破均线,我选择了跟随趋势,于是我的结局就成了20变9,而不是现在的20变2。
http://s11/mw690/3cee4300gcef8d0dd676a&690
http://s1/mw690/3cee4300gcef8d2834300&690
泸州老窖是我的持股之一,我于2010年7月初,股价向上突破均线时31元买入,买入时的市盈率大约20倍左右。泸州老窖自过去几年一直保持了超高40%的ROE,净利润增速为30%,分红率很高约70%,应该说当时的买入价也算是便宜的。买入后至今仍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股价曾一度达到48元,最近一年多股价翻番震荡,但我仍然继续持有。白酒行业同样会存在黑天鹅事件,例如由于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白酒消费人群减少,经济下滑和连年提价导致的购买力下降,基数过大无法维持高增长等等。这些因素可能暂时对白酒行业影响不大,但也说不准哪天就积累够了爆发出来。我选择继续持有不交易的原因在于,公司今年仍然保持了40%的高增长,估值已经降低了预期的12倍市盈率和6倍市净率,即便泸州老窖不再增长甚至略微衰退,估值也是便宜,分红率能够保持的话,股息收益率也还不错。
http://s16/mw690/3cee4300gcef8d3d6b7ff&690
微创医疗是我最近买的港股。它一直在我的股票池里,自上市后它一直跌跌不休,今年9月11日股价突然上涨约6%,一举突破60、120日均线,,我隔了两三天后大约在3.6的价位买入。微创医疗主营心脏支架,上市前保持了较好的ROE和利润增速,上市后一年也有30%的增长,今年增速放缓大概10%,估计也是股价一直下跌的原因,上市时给的预期太高。微创在我看来有点非常难得,8亿的营业收入,就舍得投超过1亿的研发费用,这一比例在医疗器械绝无仅有。而心脏支架应该还是很有空间的,行业结构不错,包括微创在内的行业前三占据了貌似一半的市场份额,产品毛利率都有百分之八九十。公司相比乐普医疗每天都在回购自己的股票。基于上述原因,我的买入市盈率约12倍,市净率约2倍,个人认为还是便宜的。
价值趋势交易体系归纳起来是用基本面选股,趋势选时,基本面加估值定仓位,试图做的是在不同情况下,下不同的注进行大概率的赌博。当然,有不少价值投资者认为左手趋势右手价值是无法融合在一起的,但我却相信它们能够互补所短。这一切都源自我对市场的认识,它既有效又无效的,既可知又不可知!
(显然泸州老窖太不给面子了,写完就狂跌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