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与股票投资的异同
(2012-04-09 00:23:41)
从云南回来后我对石头产生了兴趣,不过我也就接触过翡翠,黄龙玉,而且还不知道见过的是真是假,另外读过一点皮毛的资料,所以浅薄地谈下我对玉石与股票投资的看法。
两者相同点
一、两者都存在假货。公司报表有假的,同样,翡翠也有很多石头可以冒充,有东陵石、澳玉、水沫玉等,然后品质上分为天然的A货,注胶的B货和染色的C货。相比而言,翡翠除了熟手肉眼可以观察出真假及品质外,通过仪器应该也很容易鉴别出来,因为翡翠有对应的硬度、密度、折射度等,通过高倍显微镜也可观察到内部结构。而假公司,高手多少也可以通过财务报表看出造假的嫌疑或者说质量不高,舍得下力气的还可以实际调查生产、销售等情况,但也很难有确凿证据说一定是假的。时间可以最终证明公司是否是假货,而B货、C货放久了色泽也会变样。
二、两者价值判断存在相对标准。虽然每家公司与每块翡翠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但都存在行业内判断价值的相对标准。公司的业务千差万别,不过存在判断价值的几个关键指标,例如净资产收益率、增长速度、风险、现金流量情况等。对于翡翠而言,也是从几个角度来判断品质高低,例如水、色、种、地、结构、雕工等。水里又分几分水,也就是指有多通透,能看透几毫米。色里又细化到正、阳、浓、均等方面。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翡翠交易双方一定程度上能够达成共识。
三、价值评估仍然因人而异。不同于流动性很好的股票二级交易,翡翠交易更类似股票交易里的并购或者说场外交易。在这种股票交易市场里,不同的买者因为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的不同,对于同一投资或者是收购公司的价值判断完全不同。例如买者A看中标的公司的销售渠道,标的公司净资产是100,A觉得整合了能多出30的价值因此愿意出到130。买者B看中整合能节约管理成本,认为到自己手中能多出20的价值,远出120。同理买者C看中研发能力,买者D觉得自己能提升标的公司经营效率,诸如此类,每个买家认为标的公司的价值都不同,而且是合理的,自然价高者得。同样,虽然翡翠虽然有几方面的评估标准,但有的买家更偏好水,有的偏好更绿的颜色,有的又喜欢三种色彩集一身的,还有的更看重巧妙雕工的,自然每人的价值判断都不同。所以俗语说“黄金有价,玉无价”。还有“玉遇有缘人”之类的说法。
四、均存在替代产品、技术革新、产能过剩的风险。对于公司而言,上述风险就不用说了,多少公司因此倒闭。对玉石以上说法又是什么概念呢?其实,中国自古说的玉大多指和田玉、岫玉、独山玉等等,翡翠是清朝通过云南从缅甸输入,之后才流行起来的。翡翠出产品质最好的地方目前就只是缅甸。现在大多数人对玉的认识我看大多也局限在翡翠,带的玉镯子也以翡翠居多。宝石之间还是有替代关系的,虽然不一定很强。现在的技术也都能人工合成钻石、水晶了,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做到合成翡翠(一种硅酸铝钠里含铬的物质)。据说玛瑙在古代也是很珍贵的宝石,后来巴西挖出了大量的玛瑙,就不是那么值钱了。宝石有三个属性,美观、持久、稀缺,三者缺一不可。
两者不同点
一、宝石没有任何现金流入,不能清算,只能转手,而公司有现金流入,可以清算,可以分红。因为这个特性,公司除了相对估值方法还有绝对估值法,这就是利用了收益的资本化原理。宝石则只能通过类比的相对估值法估值,说不清究竟价格多高叫泡沫,本质上波动起来是比股票还要厉害的。而翡翠的长期上涨动力源自经济繁荣人们购买力不断提升又存在喜爱的情节,但缅甸翡翠资源又是有限,据说几十年内也要挖光。
二、宝石需实践出真知,除了阅读过专业书籍外,还需见过大量的样本,长期接触市场,才可能对宝石价值作出个相对准确的判断。投资公司不需要你实践经营过公司,不需要一直讨价还价,价格都是透明,普通人士可以通过阅读资料掌握到必要的知识和正确的投资理念。
所以考虑宝石识辨的因素,不可分割切细,流动性差,宝石投资的门槛与难度比起股票投资可谓高得很多。
欢迎高手指点翡翠、黄龙玉鉴赏水平提升方法与资料!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