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证券分析
(2011-09-08 13:06:15)
标签:
卡拉曼
安全边际
证券分析
次贷危机
价值投资
股票
|
分类:
投资原理
|
我一直好奇证券分析究竟需要分析到哪种程度。极其细微可以分析企业具体的某一会计科目,细微的可以分析企业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的结构以及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例如产品价格、销量、结构、各种经营指标等等,而再宏观点的分析企业战略、市场营销、产业链、商业模式等方面,再宏观点分析行业特性、竞争态势、发展前景、国外同行业发展历程,再再宏观就是宏观经济对行业,对企业的影响。除了这些案头研究,有人觉得还不够,要实际调研,问公司、问竞争对手、问供应商、顾客等等。问题是要分析完这么多东西,我们需要多少时间、精力、掌握多少数据、了解多少各种知识?然而我们分析出来的结论又能带来多少益处,能有多大不同?更要命的是真的做完这些似乎并不妨碍专业投资者投的企业经营不行,或者股票套牢的尴尬局面。全面、细致的证券分析我想主要面临着以下三种难题:
第一、世界太复杂了,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影响因素还不断变动,原来次要的因素可能变成主要因素,主要因素也可以变成次要因素。我们的分析往往基于过去的逻辑或者经验,分析也更多像是描述过去,未必能对未来有足够远见、正确的认识。从最近人类无法预见到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等可见。除了逻辑性、规律性的东西,世界发展还是无数偶然、随机所导致。况且即便预计到了事件的发生,也无法预计到结局。哪怕正确预期到了企业的发展,可由于预计不到市场情绪所导致的套牢的投资者比比皆是。
第二、信息过多反倒使投资者无法准确决策。詹姆斯蒙蒂尔的《价值投资》有一篇文件就介绍了,分析师在判断指标较少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反倒比指标较多的情况准确。太多的信息反而掩盖了关键要素。
第三、收寻信息的边际效益递减。卡拉曼的《安全边际》提到花20%的时间久能得到80%的信息,而再花80%的时间也只能得到剩下20%的信息。
以上都是全面、细致分析所需要克服的难题。当然我也并不是完全否定细致分析。例如巴菲特如果不细致分析怎么确定在次贷危机中购买哪家能存活下来的银行而不买到倒闭破产的。浑水公司更是通过细致深入的分析找出了不少造假公司从中大赚一笔。不过对于我等小散,精力有限,分析的功力也没那么深,只能通过格雷厄姆所强调的投资组合和卡拉曼所说的安全边际来弥补信息和分析方面的劣势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