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是有几篇文章写不错的——评《价值投资:通往理性投资之路》

(2011-08-05 10:15:47)
标签:

财经

詹姆斯·蒙蒂尔

gmo

简单最好

证券分析

杂谈

分类: 读书评论

当时是冲着詹姆斯·蒙蒂尔是GMO成员之一买了这本书。而怎么听说过大名鼎鼎的GMO公司呢,还得要说看了Barron's博客介绍,GMO早在大概10年前就推出了各类资产10年后收益率的排名预测,结果是10年后各类资产收益率排名居然基本和GMO预测的一样,这种概率实在是小得不能在小了。后来又看到了GMO创始人Jeremy Grantham写的一些文章,确信GMO原来真的很有名。现在GMO管理了大约1000亿美金的资产。

这本书其实是詹姆斯·蒙蒂尔在法国兴业银行工作时发过的文章的合计,文章基本仍然是围绕价值投资这一主题的,再借用了别人的一些研究来论证。其中不乏有些文章写得不错,我比较喜欢的是《极度悲观、利润警报与心动时刻》以及《简单最好》这两篇。其中《极度悲观、利润警报与心动时刻》是讲一旦公司出现了利润下滑等警报,那么最好的投资时机是在该事件发生一年之后。看看用在现在利润衰退的港股运动服装股适不用。而《简单最好》则是说分析事物时往往会涉及到很多因素,但拥有最全的信息反倒比拥有较少的信息做出的判断更不准确,因为太多信息对判断产生了干扰。这一现象在证券分析同样适用。这也非常符合为什么巴菲特往往只看年报就敢投资企业,甚至只听了某些企业家的很短时间的阐述就决定投资。我们能把握住事物的关键要素就能取得很好的结果。卡拉曼的《安全边际》也提到过花20%的时间就能掌握80%的信息,而剩下20%的信息确要花费80%的时间。这是否能说证券分析不需要细致呢?我的观点是,当然不是,这是同一事物辩证的两个方面。每个企业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拿放大镜看瑕疵自然眼中全是毛病,做到瑕不掩瑜最好。但是也要谨防众多的缺点慢慢累积起来产生了质变。概括起来就是证券分析既要把握全面,又要掌握要领。

书中还有关于卖空的章节写的也不错。其他的文章关于价值与成长之争,有效市场与价值投资之争之类,我估计是见多了,觉得写得一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