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041 凤尾草(乌脚鸡)

标签:
草药 |
凤尾草
【导读】中草药凤尾草有抗癌的功效,能够消肿解毒,适用于多种肿瘤。
【拼音】Fènɡ Wěi Cǎo
【拉丁学名】Pteris multifida Poir.
【别名】鸡脚草、金鸡尾、井口边草、井边凤尾、井栏草、凤尾蕨、五指草
【科属】凤尾蕨科凤尾蕨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地下茎粗壮,密被线状披针形的黑褐色鳞片。叶丛生,叶柄长5-23cm,灰棕色或禾秆色,无毛;生孢子囊的孢子叶2回羽状分裂,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中轴具宽翅,羽片3-7对,对生或近对生,上部的羽片无柄,不分裂,先端渐尖,长线形,全缘,顶端的羽片最长,下部的羽片有柄,羽状分裂或基部具1-2裂片,羽状分裂者具小羽片数枚,长线形,小羽片在叶轴上亦下延成翅,叶脉明显,细脉由中脉羽状分出,单一或二叉分枝,直达边缘;不生孢子囊的营养叶叶片较小,2回小羽片较宽,线形或卵圆形,边缘均有锯齿。孢子囊群线形,沿孢子叶羽片下面边缘着生,孢子囊群盖稍超出叶缘,膜质。
【生境分布】多生于较阴湿处的石隙中或墙缝及水井边。主要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药用部位】以全草或根入药。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净制:除去杂质、洗净。炮炙:取净原材料,鲜用或晒干。采集加工:四季可采,洗净备用。
【药理作用】
【性味归经】淡;微苦;寒。归经大肠;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主痢疾;泄泻;淋浊;带下;黄疸;疔疮肿毒;喉痹乳蛾;淋巴结核;腮腺炎;乳腺炎;高热抽搐;蛇虫咬伤;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禁忌】虚寒证忌服。
【应用参考】1.细菌性痢疾:①凤尾草、铁苋菜、地锦草各30克,水煎服。②凤尾草30克,黄毛耳草15克,爵床15克,水煎加蜂蜜30克冲服。每日1剂,分2次饭前服。连服3-5剂。③每日用凤尾草15-30克,水煎服,连服数日。
2.胃肠炎:鲜凤尾草3500克,水煎去渣,浓缩成1000毫升,每服10毫升,每日3次。
3.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①凤尾草、酢浆草、连钱草各30克,水煎服。②鲜凤尾草60-9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数日。
4.农药1059、1605等中毒:凤尾草、金银花各120克,甘草60克,水煎,一次灌服两大碗。
5.扁桃体炎:凤尾草15克,水煎服,连服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