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Supermoon”引发日本8.8级地震?ZT

(2011-03-11 19:58:39)
标签:

李国庆

日本

海洋潮汐

月亮

射电天文学

杂谈

分类: 生活杂谈
 据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发生8.6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震中距仙台约180公里。北京、天津部分高层建筑物有震感。日本气象厅已发布海啸警报,称地震或将引发约6米高海啸。此后美国地质调查局已将此次地震震级提升至里氏8.8级。路透社消息称,日本首都东京震感强烈,已有数人在地震中受伤。距离震中最近的日本宫本县已宣布出现“严重伤亡”。到目前为止具体伤亡及损失还未有结果……
  
  无独有偶,这一次的日本地震恰遇92年以来地月最近距离的前一周。月亮在绕地球近地点和远地点分别为36万3300公里及40万5500公里,而据科学家推算本月19号地月距离仅为35万6580公里,天空中的月亮将异常巨大,俗称“超级月亮”。
  
  国际射电天文学中心的科学家皮特.惠勒表示,他对所有的所谓灾难启示都持怀疑态度,“不会有地震或是火山喷发,除非它本来就会发生。届时,地球只会经历幅度稍微偏大一点的潮汐,没什么值得兴奋的”。澳大利亚天文学家戴维.雷内克也表示将“超级月亮”和自然灾害联系在一起“简直太荒唐了”。
  
  可是我们看看下面的一组数据,此前92-05年有“超级月亮”发生的年份,地球都发生过极端气候现象:
  1938年,美国遭遇强飓风
  1955年,澳大利亚肆虐水灾
  1974年,澳大利亚史上最强飓风“特雷西”
  2005年,印尼大海啸
  2011年,日本8.8地震(或者还有更多?不得而知)
  
  引用一篇文章: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杨学祥对月球引潮力与地震的关系非常关注。杨学祥说,过去,人们仅仅把日月大潮时发生的地震火山活动看成是潮汐激发的结果,因而,强潮汐与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并不明显。如果我们考虑日月大潮、月亮近地潮和月亮赤纬角三个天文要素,强潮汐与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就非常明显了。
  
  对海洋潮汐,人们不但很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相关的研究和应用也很多。而在同属地球流体,且流动性更强的大气中,由于月球和太阳(主要是月球)的吸引力引起的大气潮汐却很少有人注意。
  
  “受天体引潮力(重力)作用而形成的月周期和半月周期的海洋潮汐,是人们熟知的自然现象。人们一直认为,在地球大气中也应该有类似的现象。但是,因为观察方法有问题,人们苦苦寻找多年,却一直没有发现它。”李国庆说,“大气潮之所以被忽视,是因为人们观察的视角造成的。”
  
  李国庆认为,人们站在钱塘江边,当然能感受到大潮出现时潮涨潮落的汹涌澎湃。如果我们穿上潜水衣,潜入海底去观察,那么人们可能根本感知不到海洋潮汐的变化。同样的道理,人们对大气潮感觉不很明显,是因为我们身处大气层的底部。“大气和海水同属地球流体,且大气流动性更强。如果我们从外太空的视角观察,大气潮比海潮剧烈得多”。
  
   “同样,引潮力也会对地壳产生一些影响,有数据表明,引潜力大时地球的形变可以达到半米。海洋变化更大,钱塘江大潮就非常壮观。而引起大气变化的幅度更大。”李国庆说,“一些低纬度地区这种影响更明显些,在高空(8千米~9千米的高度),空气可以上下振动50米左右。由于大气是一种连续流体,地球又在旋转,这种上下的移动还会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因而会引起天气的变化。”
  
  “从理论上说,很多东西都是有关系的,谈到气潮对地震的影响,我就不太清楚了。海洋潮汐或固体潮汐对地震有关系,关系有多大,还要拿出证据来证明才行。”朱江说,“地学研究受很多因素影响,我们在实验室中作实验可以每次都把各种条件设定好,一个实验只让一种因素起作用。但地球科学做不到这一点,它的难度在于不可能将所有影响因素分开来检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