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222.38.244.105/upload/images/guo3.jpg[转]" />
郭德纲与马志明、金文生先生
天桥乐相声大会现在是越来越火,深受观众朋友们的喜爱,大家的需要就是笑海的行动,笑海特派N位记者出马,独家采访了这位让“万人迷”的青年相声演员——郭德纲!
时间:2004年9月15日
地点:北京市广德楼后台休息室
人物:郭德纲先生
中华笑海记者:首先想问一下郭老师,您对相声的现状、发展和未来如何看待?
郭德纲:现在来讲,相声的处境并不十分乐观,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时候,我和一些相声届的老前辈,也曾经有过一些类似的忧心重重的谈话,但是没有说得特别的清楚而已。现在老一辈的相声名家相继去逝,四十多岁的相声演员就开始出现断档,由其往下一辈,不过现在二十多岁的相声演员倒是出来一批,可是呢,相声演员的成熟是有一个过程的,它不像京剧呀,杂技呀等艺术形式,有七八年的基本功,马上就可以上台,相声的许多东西更是经验、火侯,这种东西不是学来的,是磨合来的。一个好的相声演员,少说,得在舞台上磨练二十几年才可以。有的人呢,甚至到四五十岁才开窍的,也有。所以说目前相声的前景并不是让人十分乐观。有些孩子学相声,只是单纯的看到,我学这个将来能成为大腕,我能去发财呀,我将来能怎么怎么样。这个比较肤浅,实际上,要成为一个好的相声演员,老前辈曾经说过,一千个这样的孩子里边,未必能出来一个角,很难的。但是要从未来来看呢,相声短期之内不会灭亡。也不会像相声兴盛时期这么火爆,但也不会一下就完了,这个不会。相声还是有人喜欢的,关键还是在我们演员身上。你创作表演什么样的节目,这是很主要的。我对相声还是寄予希望的,《茶馆》里有句话:我爱大清国,我怕它完了。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我爱相声,我怕它完了。
中华笑海记者:的确相声现在并不十分景气,那您认为造成相声现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郭德纲:主要原因呀,主要,你比如从过去来讲,过去人们娱乐形式很单一,人们欣赏相声的途径很有限,就是去剧场,现如今这个焦点转移了,什么坐在家里都能看,可是从相声来说呢,从我的角度来说,它不是电视上的节目。因为一段经典相声,它没有三十分钟不可能表现得十分完整,行话叫“伸开腰”,但是从电视台来说,任何一家电视台也不可能说三十分钟,四十分钟,给你一段相声的时间?这不可能。所以说呢,在剧场演出有剧场的难处。很多人不愿意去剧场看演出,包括时间、经济方面的原因。原来大家愿意到剧场里,听听相声,看看演出,现在这个观念有点转移了,所以说对相声来讲是个打击。
中华笑海记者:那您能不能结合自己的从艺经历谈谈自己相声的艺术风格?
郭德纲:(笑)这个可不敢说,呵,这是你们高抬我了,好多观众朋友们的抬爱。我是从骨子里这么喜欢相声,从小的时候,七八岁吧,我是先学的评书,后来跟常宝丰常先生改学的相声,等于是常先生开蒙。然后后来又经过许多老前辈,许多老先生对我都有过指教,其中来说,我觉得吧,在我所从事过的众多艺术门类中,比如,我唱过戏,说过评书。我觉得相声是最难的。即要跳出,又要跳入。我本人又说相声又说评书,两门艺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你比如说,长篇单口相声,本身就好像是评书中加了许多包袱似的。艺术上可以借鉴。说到这里,我要通过中华笑海向曾经听过我评书《水浒》的观众朋友们道个歉!这是很久以来想说的一句话,一直没有个机会,借中华笑海呢,和大家伙儿道个歉。这个评书对我来讲呢,很不成功,真的很不成功,因为种种原因吧。因为当初录制的时候,因为时间呀,等各方面因素,特别的仓促。因为这个活呀,我不是从小学的,用我们的讲来讲,叫“不瓷实”。很多东西都是随着编随着演的,许多东西都没有经过舞台检验,没有经过专家老师的认可,很多东西都是我一厢情愿的东西,某一点,我想,这么说,可能会好,我就这么说了。可能好,就可能不好。后来播出的时候,我也自己看了,每一集不到二十分钟,我看每一集好的东西连两分钟都没有。所以在播这个节目时,我每天是很惭愧的坐在电视前面看。这是真心话。而且我觉得,在棚里录评书,我不是强项,我喜欢小茶馆,哪怕是三五十人,这样你可以和观众去交流,去揣摸他们的心态。你可以把这个故事很细致的和大家去讲。在棚里我最多一天录制过十二回书,到后来,完全是完成任务,谈不上揣摸人物了,完全是工匠活。所以说呢,这个不成功,我希望有机会,我能把这个弥补过来。能够再好一点,尽力做到精益求精。也向听过我这部评书的朋友们,第一是表示感谢,第二是道歉。
中华笑海记者:那您以后还会录长篇评书么?
郭德纲:(考虑)恩,这个不好讲,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可能还会再录。但是从目前来讲,录评书,有许多不利因素。比如说,前期录制的费用,包括到后期完成后的发行等等,都是个问题。所以说,虽说有的朋友提出过,我不能害人家。目前为止,想通过录评书发财的人,我是一个也没见过。
中华笑海记者:我们通过听您的相声,发现您的唱功很不错,那么,您是如何将京剧、评戏、曲艺借鉴到相声中来的呢?
郭德纲:其实是这样的,许多朋友都说我爱唱,柳活使得多,这个怎么讲呢,我接触的首先就多,我在专业的戏曲团体唱过一年左右。河北梆子我唱过半年,有时后台开玩笑,呵。大伙都说我拿这个“欺侮”他们。(笑)有的时候,老先生也是如此,唱的时候,歪唱的东西比较多。在唱的时候,抖一些包袱,找一些笑料,故意的把它唱坏。这个我倒是觉得侯宝林大师说得对:还是应该往正处唱比较好。当然,如果说条件真达不到,非要求调门唱到多高,也是难为人家。所以说呢,我倒是希望在相声里多借鉴别的艺术形式,把它尽量弄得圆满一些。让观众接受,爱看,甚至说能产生影响。
中华笑海记者:我们现在轻松一些吧,你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在您从事二十多年的曲艺生涯中,有没有十分令您难忘的事情呢?
郭德纲:印象最深就是小的时候学评书的时候。小的时候和高先生学评书,高先生是说《三侠剑》的名家,很遗憾,我和先生学的东西,怎么学的,基本上都怎么还给先生了。因为那会儿也小,有许多东西我都体会不到。当时比如说,一个人一跳起来,四十多米,自己都说不服自己,自己都不信,说一个人,两膀有一千四百斤的力气,我就想,可能么?其实就是当时把艺术的夸张给忽略了。叫真儿,呵。甚至说,一个人两手大锤一千斤,合着一手一个煤气罐,自己都说不服自己。就是把艺术夸张给忘了。
中华笑海记者:那您看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很多年青人都通过上网喜欢上相声了,请您对有志于从事相声表演的年青人说点什么呢?
郭德纲:感谢各位,感谢大家能关心,支持相声,有的时候我们自己想,相声演员嘛,振兴相声是你的工作,你不振兴,难道你让卖白菜的来振兴么?这就是你的工作,但同时来说,还是得有观众,没有观众,你再怎么振兴也没用。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喜欢上相声!支持相声!我觉得相声还是有希望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