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2010-09-01 09:44:35)
标签:

梵文

媚骨

《弟子规》

钱文忠

佛山

杂谈

    日前,钱文忠先生的两本语录体新书,遭到舆论围剿,围剿之一大主力无疑是叶匡政先生。在叶匡政笔下,钱文忠的“语录”实乃随地吐痰。

    随地吐痰自然说得不文雅,但也有几分道理,原因很简单,两本语录,一谈道德,一谈传统。然而,无论是道德还是传统,其实都不是钱文忠所擅长。道德属于伦理学范畴,也可归于哲学范畴;至于传统就更是博大庞杂,然也因其博大庞杂,所以似乎谁都可以站出来穷白乎几句。

    而钱文忠先生的学术路径,其实是由研究梵文入手,由梵文而印度学,而佛学,而藏学,其实更多是藏传佛教。在这一研究路径之下,其实也还存在着重文化传承演进之历史,与重文化内在思想哲理之内容的不同。套用中国汉学宋学之说,则一是重视考证,一是重视义理。而重视考证者,也就很自然的会转向中外文化交流史,或者说主要是中印文化交流史。重视义理者,理论上是可以成其为思想家或者说哲人的,但可惜国内似乎未有人赢得此殊荣,当然这不是老一辈学人无能,而是有着历史的局限。仅以笔者孤陋所知,徐梵澄先生似乎是走的这一路径,且学思精深,可惜没有俗世声名罢了。。

    钱文忠称自己是季羡林先生的弟子。这话不能说错,但“弟子”之说,乃古用法,今时使用,难免给人以不必要的误会。用今天的说法,更准确的表述其实应该是说钱文忠是季先生的研究生。钱文忠跟季先生所学即梵文。后来其留学德国所学也不过是广义之东方学,狭义之梵文巴利文罢了。

    中国传统的思想学说以及其历史的传承演变,或者套用梁启超的说法,可以被理解为春秋诸子百家,汉儒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实未曾闻也未见钱文忠有什么精研之作。

    而钱文忠真正扬名于世者,不过借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西游记”,即大唐西域记,其涉及佛教西来之史,可谓钱文忠的擅长,但其接下来再讲什么《三字经》、《弟子规》什么的,究其实那就是古代的小学一年级课本,至多也就是小学三年级水平。

    近日,钱文忠教授拿着古代小学课本《弟子规》很是高兴的来到了佛山,传道于佛山人民,且语重心长的说,佛山有个康南海,要好好珍惜啊!

    康南海,康南海,如此自称,已可见在康有为心中自己究竟是属于佛山还是属于南海。当然,以今日之行政区划,说康南海为康佛山也没什么不可,毕竟南海已是佛山市下之一区。只是说到康南海,其实无论是南海还是佛山,恐怕除了出生之地外,和康的关系都并不密切。康的万木草堂是在广州,康变法是在北京,变法失败后康则流了洋,晚年则居青岛,至今仍叶落未归根。而南海一地,不过空留一故居,是真正空空荡荡之故居。

    地方倘若以名人自重,以名人为地方对外宣传之广告还可理解,但这终究是利益考量多而文化考量少之举,以钱文忠先生季门高弟之身份,却行如此迎合地方之俗行,多少是有些令人遗憾的。

    学者,非有风骨,而不能有媚骨,媚骨一生,学术难免被扭曲,此媚骨也,媚权是媚,媚钱媚俗亦是媚。

    唉,季老仙逝才多久啊?以弟子自贵的钱文忠先生就迎着世俗,畅开了怀抱,并四处推销起了小学课本,为什么呢?名乎?利乎?真乃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