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性早熟,官员忙科普

(2010-08-10 21:18:49)
标签:

性早熟

奶粉

科普

宝宝

大头娃娃

杂谈

    奶粉,又见奶粉,又见让母亲闹心的奶粉!这一次,不是大头娃娃,也不是三聚氰氨,而是“性早熟”。

    奶粉早已成为宝宝必需的食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乳臭未干的宝宝消化不了大米白面猪肉杂粮呢?

    于是很不幸,有了大头娃娃,有了“毒”奶粉,也有了焦灼的母亲,绝望的母亲,有了因为焦灼和绝望,专程跑香港为宝宝购买奶粉的母亲。

    当然,无论如何,始终有的自然是电视里各种品牌奶粉的广告。

    广告总是很漂亮,总是难免会让母亲动心,不仅动心,更能放心。广告不像媒体的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常常会让母亲们闹心。

    这次是闹“性早熟”的心。

    闹心的事一出,那企业也闹心,于是不干了,迅速公开致信媒体,宣称自己的产品绝对没问题,且欲起诉两家媒体。

    如此一来,或许,可能惹上官司的媒体也该闹心了吧?

    母亲闹心,企业闹心,媒体闹心,官员自然也不能不闹心。或许不闹心的就只有宝宝了,因为宝宝还小,还不会闹心,宝宝只会闹病。

    不过官员虽然闹心,但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于是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很负责任的对闹心的母亲以及媒体,及时进行了科普教育:

    “关于儿童的性早熟,在临床上有严格的、科学的诊断标准,它分为真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假性性早熟中的单纯性乳房发育是女孩发育过程中最常见的性早熟的症象,发病率约千分之二。对于儿童性早熟,专家认为原因比较复杂,绝大部分病因不明。无论是单纯性的乳房早发育,还是真性性早熟,都还不能断定患者与特定的食物或者环境之间有联系。”

    有闹心的事就一定有专家,有专家就一定有科学的真理。这不,真理又来了。原来宝宝性早熟成因复杂,且绝大多数病因不明。

    实话实说,这些医学知识或许竟是医学常识,笔者还真的不知道。笔者猜想,绝大多数母亲其实也都和笔者一样的无知。

    母亲有知的是,宝宝一直吃某牌子的奶粉,宝宝性早熟了。于是无知的母亲很人之常情的怀疑奶粉有问题,怀疑奶粉里是否有激素?

    有怀疑,但难证明,于是闹心的母亲和媒体,都在等一个官方权威的检测结果。然而,卫生部官员却在很及时的进行“性早熟”的科普教育。至于那检测的结果,那检测的结果呢?

    莫非是科普声中,又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