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家媒体均报道了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在市委党校2007年春季开学典礼发表讲话时透露:佛山要在禅城区选一条路,将其打造成全省最漂亮的景观大道。
消息见报后,自然引来了一些议论,更有人在某报撰文《建全省最漂亮大道,请先征求民意》。该文首先断言:“佛山不是不需要漂亮的景观大道,而是不需要全省最漂亮的景观大道”,紧接着便借所谓的市民之口,直指全省最漂亮景观大道“乃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最后更是振振有词的言道:“打造全省最漂亮大道……政府必须先征求民意,否则会引起公众非议”。
读罢此文,笔者的第一疑义是,作者断言佛山不需要全省最漂亮的景观大道,其理据何在?按照作者尊重民意的逻辑,不知作者是否就此问题征求过市民意见?笔者也是佛山一市民,至少笔者就认为佛山建全省最漂亮景观大道挺好。不知道笔者的意见在作者眼中是否也算是民意?
其实笔者并无意和作者纠缠争辩佛山是否有必要建全省最漂亮景观大道,而更想指出,对这一问题尽管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各持己见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对不同意见者随意乱扣“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帽子。此外更为想说的是,作者最好不要武断地自己赋予自己民意代言人的身份。
在笔者看来,作者的文章事实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报刊时评写作中的一种浮躁、简单、哗众取宠之病。
简单地说,这一路病态的表现之一就是,作者首先自诩为民意的代言人,以民意的名义说话;之二是对其欲批评者先以贴标签的方式扣以一顶负面价值的大帽子,如作者笔下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帽子;之三是攫取时代语境中放之四海而皆准,因而在面对具体问题时,也常常难免多少显得有些空乏的观念、观点作为自己的观点,如作者“建全省最漂亮大道,请先征求民意”之说。说夸张点,恐怕对于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几无不可以套用上述句式的。如此的观点炮制,笔者以为可以称之为时代语境中正确的废话。
这里笔者想顺带说一句,执政固然要以民为本,要讲求民主,但这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征求民意。这一问题比较复杂,限于篇幅,笔者无意赘言,而只想指出,将民主简单的等同于所谓的征求民意,很有可能滑向民粹主义。
在笔者看来,报纸乃公共媒体。在公共媒体撰文发言,无疑意在影响公众,然而是否为了影响公众就可以故意哗众取宠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