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三关 推天河水  推六腑

(2012-11-01 20:07:25)
标签:

天河

六腑

劳宫穴

口舌生疮

三关

杂谈

分类: 中医外治

推三关
位置:前臂挠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挠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或称推上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桡侧推向肘,称大推三关。
次数:100~300次。
主治:气血虚弱、病后体弱、阳虚肢冷、腹痛、腹泻、疹出不透及感冒风寒等一切虚、寒病证。
临床应用:①推三关性温热,能益气行血,温阳散寒,发汗解表,主治一切虚寒病症可与补脾经、补肾经、揉丹田、摩腹、捏脊等合用;②对感冒风寒,怕冷无汗或疹出不透等症,可与清肺经、掐揉二扇门等穴合用。

 

 

推六腑:

六腑穴在前臂伸侧面尺侧缘,自肘推至腕有清热止汗等作用。主治高热、昏迷、抽搐等症。 
 线状穴位。
  位置:前臂尺侧,阴池至少海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部,称推(退)六腑(图234),或退下六腑。
  
  次数:100~300次。
  主治:高热、烦渴、惊风、咽痛、木舌、腮腺炎和大便秘结等。
  临床应用:退六腑性寒凉,可用于一切实热病证。可与清肺经、清心经、清肝经、推脊等穴合用。
  本法与推三关为大凉大热之法,可单用,亦可合用。若患儿气虚体弱,畏寒怕冷,可单用推三关,如高热烦渴,可单用退六腑。而两穴合用能平衡阴阳,防止大凉大热,伤其正气。如寒热夹杂,以热为主,退则可以退六腑与推三关之比为3:1;若以寒为重,则可以推三关与退六腑之比为3:1。

一般说法是推三关上,推六腑下


推天河水:

推前臂屈侧面中线,有退热、清心、除烦作用,主治诸热惊风、口渴咽干、夜啼、口舌生疮等症。
推拿:天河水穴位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叫“天河水”。
操作:推天河水法是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成人自劳宫穴开始推至肘横纹)
次数:200~500次。
作用: 天河水性凉,清热,除烦.小儿200—300次,成人4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1、小儿外感发烧、头痛:怕冷、少汗、流清涕。先用推天河水法200—300次。再按揉“风池”(颈后枕骨下,大筋两侧凹处:与耳后‘硬骨’下缘相平);“曲池”(曲肘90度,肘横纹桡侧头《大拇指一侧》);双手自"攒竹穴"(眉头内侧凹处)经眉弓(眼眉)向两侧抹至太阳穴;各按揉或抹3分钟以上。
2、小儿食积发烧:手、足心热,不思饮食,下午发热高。先用推天河水法200—300次。再用捏脊法5-7次。按揉"劳宫"(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取穴);"足三里"(外膝眼下4指)各三分钟以上。
3、如高热:可用食、中指蘸水弹打,同时吹气,称“打马过天河”。
4、成人发烧、头痛:可用力“推天河水”400—500次,但要从“劳宫穴”开始推。再加按风池、曲池、大椎、合谷、足三里各穴;并用力按揉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的第二个骨节的两侧、哪个点痛的厉害要大力反复按揉(分别对应着前头疼点、头顶疼点、偏头疼点、及后头疼点)。
效果:“推天河水法”是中医小儿推拿学中讲的行之有效的小儿退热法.经风雨同舟在成人突高热、头痛时试用有明显效果。
 

说明:1、发热时不可盲目服药。2、出现发热时及时推拿,不延误时间、就可见效。3、用推天河水法时要见红印,但严防搓破皮肤.4、推拿后及时补充凉白开水或淡盐水。5、推后每个小时测一次体温,如体温确无下降趋势,请速就医。
http://s13/mw690/3cc8b39dhcd6de734149c&690推天河水  推六腑" TITLE="推三关 推天河水  推六腑" />

http://s7/mw690/3cc8b39dhcd6de8e8f6e6&690推天河水  推六腑" TITLE="推三关 推天河水  推六腑"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