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装的GDP,欲说爱你不容易
杨传多
自从咋们国家开始搞市场经济,GDP就成了大众情人,无论你喜不喜欢,至少你要关注。
7月13日,经过各级统计部门精心打扮,盛装的GDP又隆重登场亮相了,二季度增长7.6%。官方很谦虚,说生了点小病,有点清瘦。但也不无自豪,说在世界范围来讲,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依然高贵华丽。但我等草根看来,涂脂抹粉,穿金戴银,多少有点装腔作势,矫揉造作,欲说爱你不容易。
生活中有些事情可以朦胧点,做人有时候可以糊涂点。但经济不能朦胧,关注经济的草根不能糊涂。不爱咱们的GDP情人,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不知卸妆后的GDP是否依然可爱。
我等草根疑心重,好奇心也强,不知咋的,特想剥开GDP漂亮的衣衫,洗去GDP厚重的脂粉,把她的真身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爱就爱在实处。
别说我残酷,我可动手了。我们从网上报道过的一些零碎的数字开始吧。
先说房地产,这是统计局也承认了的:“房地产的主动调控在短期内来讲,确实是今年增长速度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控有很多杂音甚至部分地区还有所反复,不敢说量价齐跌,但量跌还是基本可以肯定的。1-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399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0%,商品房销售额23314亿元,下降5.2%。
除了这个影响GDP的“重要原因”之外,其它各行各业又如何呢?
我们再看装备制造业,产能过剩已是公开的秘密,“三一重工裁员”实属无奈之举,许多企业几乎都出现了开工不足的现象。典型的例子请看重庆华龙网报道:“重庆市经信委发布《1-6月全市重点船舶工业企业运行情况》显示,1-6月,全市新承接船舶订单32.6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1.09%;手持订单56.6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28%。记者走访重庆多家造船厂了解到,中小船厂停工半停工的现象非常普遍,面对订单紧张、利润下滑的困局,造船厂急需治病良方。”这可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与我们的所见所闻相同,我现在不知道还有几个企业在满负荷生产,也不知道有几个行业在大幅增长。
再看煤炭行业,以前是“煤超疯”,现在是各大码头、煤场“煤满为患”,煤炭过剩,煤价连续下跌,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从2011年6月29日的843元/吨,降到今年6月27日的702元/吨,同比下跌17%。就算1-5月,全国煤炭产量累计完成15.62亿吨,同比增长6.59%的数字可信,但价格下跌抵消后,绝没有产值的增加。
又看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钢价下滑,宝山钢市综合指数成交均价指数从2011年6月29日的1130点降到今年6月28日的968点,降了162点,降幅为14.34%。有报道称:“部分钢企有的通过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公司增利,有的开拓非钢产业,无论用何盈利模式寻求何经济增长点,现阶段这些现象都是钢企自救的一种被迫选择。”武钢养猪的报道可以做个佐证。再举两个钢企自己公布的数据:宝钢2011年一季度主营业收入540.18亿元,2012年一季度主营业收入474.19亿元,减少了65.99亿元,二季度只能是更糟糕;重庆钢铁2011年1-5月钢材产量累计230.28万吨,今年1-5月钢材产量累计201.99万吨,减少28.29万吨。对此我们不难判断,萧条的钢铁行业自身产值没有增长,对GDP的增长也只能是负贡献。
又看石油化工业。油价下跌,化工产品下跌,有人“预计两桶油二季度的业绩会比较难看”。这应该是肯定的,不难看才怪。
又看物流运输业。运力过剩,物流企业“等米下锅”是普遍现象。媒体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当前的航运业。在4月21日召开的“2012中国航海日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说:“现在看了一下一季度的中国航运的情况,增长了6.5%(估计说的是环比),但是跟去年同期相比,还是下降了。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航运变成了第二次探底,运价现在到了8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普遍来说在2000到2500是一个盈亏点,现在跌了700到800左右(估计说的是运价指数),而且一直持续在这个低位上运行。”
又看电力行业。往年的“电荒”我们还记忆犹新,今年一下就电力过剩了。统计局说上半年发电量同比增长3.7%,但从公布的数据看,火电4月份开始出现了罕见的0.4%负增长,5月降幅更是扩大到1.5%。二季度肯定是负增长。其实,负增长的数字可能比这公布的数字要大很多,证券时报记者调查中发现,包括大唐集团公司、华能集团等国内大型发电企业发电量自4月份以来持续负增长,累计发电量增速大幅回落。从调查数据看,这些大型发电企业累计发电量4月份普遍回落在2%左右,5月份回落7%左右,6月份回落10%以上。从我们草根实际的观察和了解看,目前火电厂开机率只有30%左右。即使水电增加有所弥补,再加上一年来产能扩大影响,实际开机率也只有去年上半年的60%左右。
我们还可看一看银行业,这是第三产业的代表。我查了几家上市公司的一季度报告,日子似乎过得很好,但前几天看了一则报道,再结合尽人皆知的银行月末季末揽存款做业绩的事迹,我多少也怀疑它的真实性。那篇报道的题目是《温州亿万富豪跑路:我破产罪魁祸首就是银行》,里面有段话是这么说的:“银行存在很多潜规则。比如说,这套房产的贷款额度不能达到2000万,怎么办?银行为了做自己的业绩,先贷给我1000万元,我存进去,再贷一次;以承兑汇票开出来,以质押的方式,那么银行的存款业绩就有2000万元了。同时,银行又给我贷了1000万,我手里就有2000万现金了。我再把2000万元质押一次,再贷出来。银行再贷给我2000万元,那么,银行的存款就有4000万了。我也套现了4000万元。何乐而不为呢?”这个算法很复杂,我等草根看不懂,只是觉得银行的数字总是那么虚拟,就象交友网站上的美女头像,不能认真。
钢产量减少、“煤满为患”、企业停产半停产,与物流企业“等米下锅”、火电厂负荷大幅降低相辅相成,互为佐证。我等草根手拙、眼拙,难以了解所有行业,所有企业的真实情况,有心无力,实在也剥不开裹在GDP身上所有的漂亮衣衫,但这几个主要行业的数据和现象已经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了:我们的切身感受与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长不大相同。
可怜的GDP,我不忍再剥你的衣衫;顽皮的GDP,我剥不完你的衣衫。
但是,我还是要祈求:上天,给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GDP的真容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