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的平东镇,藏着不为人知的“南门吊涧”

(一)公平水库大坝
听公平镇的网友吹牛:公平水库的大坝很壮观。什么叫“壮观”?据说站在太空站可以看到地球上的三个建筑,除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第三个就是海丰的“公平水库大坝”。甚至还有人说:“如果将大坝的土方折成1米宽、1米高的墙,可绕地球一圈。”嘿嘿,这也太吓人了!我们决定一探究竟。
驱车到了公平镇,从省道“S242”转到省道“S335”,到达“公平水库村”的西端时,路上有指示牌,向左拐200米就是“公平水库管理站”,我们将车停在管理站东侧的水库大坝,沿着大坝东行。在胜高楼村的东边附近,有个半岛伸进水库,这个半岛叫后伯龙半岛,三面环水,南面是水泥大坝;这里有个豁口,就可以下去到达半岛,岛上也筑起土坝,岛上有木瓜园、香蕉园等;转过大半圈时发现有采沙厂;在采沙厂周围长生着所谓的“甘蔗”,既像芦苇,又像甘蔗:折断一根后用嘴咀嚼,发现很甜,与甘蔗一样,只是太硬,一般的牙齿太费劲;顺着拉沙的车踩出的路,就到达彭厝寮村的村口,即东边的水库大坝的尽头。
为了更好地观赏公平水库,我们转移到大闸门处,即水库管理处西侧,这时,天空中飘起了毛毛细雨,于是同行的人在一颗古榕树下打牌,我步行到大闸门。只见靠近大闸门的水坝上有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题字“公平水库”。到了坝内,有条大型水泥横梁,站在上面,望着脚底的绿水,还是有点心虚。水库一望无际,有两个小岛,据说,小岛以前是山峰。水库北面中央有一狭长的半岛,半岛的最南端,哈哈,它就是岭井村,我们去黄羌热广源泡温泉的地方。
公平水库管理站:门前有一条人工水渠,经五联村过潭头垅水流注入潭头垅东边的小库








































































(二)南门水库大坝
离开公平水库大坝,直接向平东镇南门水库大坝进发。车子在平东镇小学处拐弯,经仁安楼村、下楼村、上楼村和韭菜坑就到达南门水库的入口。车子经下楼村时,陈医生发现路右侧的一个小台塬上有一片李子林,开满了李子花。停车,仔细进行观察,拍照,原来还以为是梅花呢!
南门吊涧。莲花山,气势磅礴,逶迤到黄羌尖增岭,分出一条余脉,从北向南奔驰至高螺海湾,成为海丰与陆丰的天然分界线。石罗嶂,海拔606米,山势峭拔,林木葱郁,沟壑纵横,有泉水出焉,滔滔不绝地汇成河溪,蜿蜒奔流13.6公里注入公平水库;河溪经峡谷出口处,两峰夹峙,状若门户,起名南门山,河溪称南门河。明代,碣石卫石陂屯虎贲之旅在这里垒起一道横堤,筑起池陂蓄水,并在悬崖硝壁上开凿架起石漕,将陂池之水引下灌溉军屯田。1969年,在古陂池的基础上,利用狭长的峡谷横流筑起两道雄伟的大坝,叫南门水库。
南门水库,是一座格局奇特的水库,有上下两座串连一起,形成库中有库的奇景。两泓人工湖泊荡漾着波光,像一双熠熠发光的明珠镶嵌在大山深处。这座水库将周围12平方公里山地约1千多万立方米的自然水源蓄储起来,然后通过下库东、西两道涵洞,急湍流下,灌溉着山下1700多亩农田。坝上电站配置有1台250千瓦和2台500千瓦的发电机,水流冲击着机器转化为电流,年发电量约330千瓦时。入夜,嗡嗡运转的电机马达声,给库区下面的城乡带来一片灿烂的光明。
南门山,最奇妙的是形状怪异的石头。山岩有半球状独立成峰的馒头石,上下相叠环圆状的米磨石,有展翅欲飞的仙鹤石,还有扬帆出海的船帆石以及引人称奇的脚印石。最有趣的是石洞,深约5米的滴水洞,洞内宽敝幽静,光线迷蒙,凉风生爽;脚下石平如砥,是一处修心养性的好场所。沿着南门河岸溯流而上,两岸是陡峭的石壁,河道布满“冰臼”,直径约0.6到1米,里面游动的是快乐的小鱼,还有那一堆堆圆光溜滑的鹅卵石。真是山清水秀,涧水长流,风景旖旎,令人心旷神怡。
传说在古代,南门的山谷中有一条鲤鱼精,经常兴风作浪,淹没家田,吞噬牲畜,或堵塞谷口水源,让农民绝收。千里眼、顺风耳将此事报告真武君,于是率领蛇龟神仙到南门峡谷擒妖;鲤鱼精使出‘鲤鱼打滚’的绝招,将巨尾一卷,狂风呼啸过处,河道上就留下一个石窟窿;真武君一不小心,一个趔趄险些跌倒,于是大怒,抽出宝险追尾猛斩;鲤鱼精大惊,急忙打滚,在河道上留下一串窟窿,挡住真武君的追击,逃往九龙公主盘踞的九龙洞。现在,那里有座真武神庙,与这段传说有关。
南门水库大坝,迎着瀑布飞迸的水花,仰头来观察谷口右侧的悬崖奇观“南门吊涧”:一道长约200余米的石渠,悬空架设在30米高的峭壁处,这就是明代的引水渠。明洪武28年(1359)秋,海丰站碣石卫,驻军5600人;为解决军需,实行屯田政策,每次轮换三分之一的士兵在屯田务农;为解决水源,下令士兵用绳索绑腰,吊挂在南门谷口的悬崖峭壁处,手执铁锤钢錾,每隔1.5米处进行凿孔,然后将长约1.5米的石条锲入石壁,石条上平铺石板;以此悬空架设石渠,将山谷内的水源引进山下,灌溉军屯田。这是古代最艰居、最危险的水渠,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
从水库坝顶,沿着小路继续前进,就可通往上水库。这条山路,随着湖泊弯曲,依着山势逶迤;一边是谷口、溪流,另一边是岩石、山峦;路旁杉挺拨,柳竹垂翠,空气清新透明,草花沁人芳香。小路的尽头,便是巨坝,长156米,高30米,坝顶还设置有1米高的防浪墙;站在坝顶,眺望幽邃的峡谷,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静如画,恍惚如梦。此时,一只小船从远处驶来,橹浆划破了周围的宁静,几只老鹰在天空盘旋,深谷之中还传来一连串清脆的鸟音,让人如痴如醉,仿佛进了世外桃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