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打死别去白盆珠镇,这里的景色美的吓死人!

导航:汕尾城区到“白盆珠镇”,全程75公里,时间1小时22分
(一)鹿窝村:在石涧河边散步,仿佛到了世外竹园
导航:白盆珠镇到鹿窝村,14.6公里,21分钟
鹿窝村,地处白盆珠水库库湾湾畔,总人口1306人,辖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76平方公里。山清、水秀、石奇、涧美是鹿窝村的真实写照;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风光旖旎,小鸟栖息,牛群吃草;村里溪流众多,相互交错,溪水淙淙。其中,石涧河堪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河中的石头经过千百年风雨侵蚀,怪石嶙峋,形状绝美,更有“水滴石穿”的自然奇观。
后记:我们将边停在“鹿窝村村委会”,这里经过创文创强,院落打扫干净,鹿窝村的文化广场整洁漂亮。村委会对面的马路就是省道“S356”,向北有台阶下去就是白盆珠水库,有2艘飞艇停泊,专门运输去西来古刹的游客。省道“S356”西边连接着一座横跨水库的大桥,它就是鹿窝大桥。无论是站在桥上,还是渡口处,向北翘望,就是景色秀美的白盆珠水库,仿佛来到了千岛湖。在村民的指引下,我们沿着村委右边(即西边)的水泥路徒步,这一路伴随的是连接水库的石涧河,河岸布满挺拔的翠竹,清凉而带有竹味的空气,让人怀疑是否到了“世外竹园”。遗憾的是山路崎岖遥远,只到达了“石涧河电站”,没有欣赏到“水滴石穿”的自然奇观。
(二)白马村:白马山下有条河叫白马河
导航:白盆珠镇到白马村,7.8公里,12分钟;鹿窝村到白马村,12.5公里,20分钟
白马村,人口2131人,总面积12.6平方公里。主要种植水稻、花生和芦荟。
白马村,地势平坦,犹如小平原,周边群山环抱,村后的白马山高耸入云,山势险峻,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白马山,海拔1200多米,山里古树遍布,溪水淙淙,清澈见底。运气好的话,还能看猴子呢!白马山的溪水聚集,变成白马河,就像一条舞动的银色飘带,从村中飘过;两岸古树成荫,遮天蔽日,赋予白马村如诗如画的图景。白马村,村头有座桥叫白马桥,是进入惠东东部山区的重要通道。
1954年,在白马村发现白马窑址。1955年4月21日香港《大公报》作了报道《古代陶瓷遗址 粤省发现六处》。据研究,古陶瓷遗址的年代当在唐宋时代。出土的瓷片基本上同属南方青釉瓷系统,花纹多竹刀花和暗花,胎质细腻洁白,釉色晶莹,技艺精巧。1984年,出土有完整的碟、盘、碗、垫筒等。据当地人说,白马村一带有99条瓷窑,产品远销东南亚。显然,当时陶瓷业相当兴旺发达,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白马窑址,在白马山西侧,白马河两岸的小山包上。白马河、乡厂溪等河流纵横交错,水的落差较大,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为白马窑生产带来极大便利。另外,窑址附近四面环山,柴草丰盛,为烧成瓷器提供丰富的燃料。民国时,村民在白马山锄药,挖到五尺深时就发现了煤矿,经实验是无烟煤,难怪白马窑的生产规模如此巨大。据了解,白马窑的地表与地层中均有大量白色瓷土和石英砂粒,说明制瓷的主要原料是就地解决。
后记:在白马村,在白马河边正在建设高标准的豪华别墅,河水不大,沿岸是青青的翠竹。我们由于时间关系,没去白马窑。
(三)田心村:
导航:从白马村到田心,1.3公里,3分钟
白马山,海拔1256米,是惠东县的第三高峰,雄奇峻秀,山中有“十八洞“、“九曲十三弯”;遍布怪石古松、深涧飞瀑;山下有一条河叫白马河,为鹅卵石河床,流水终年不断,河流经温泉北侧,在白盆珠镇注入西枝江,全长12公里。
白马山,南面是赤石镇,它神秘难测,山形极具个性,白色的岩石构成峥嵘的骨骼,高大伟岸,傲立群山之巅;山体四面陡削,阳光下呈现肃穆的墨青色。遥望群峰,外型酷似奔驰的白马,古时被当地称为白马山。还有一种说法,主峰附近有巨岩状似白马而得名。主峰由三座凝灰岩构成的山脊,排骨状的石骨,奇特险削,悬崖万丈。沉默若处子,赳赳若武夫;峰呈文武,气象独特,世所罕见。
白马山山脉由西往东北排列,西连石简山、石人嶂、水底山,东接芒山嶂、卡子栋、莲花山;似一扇擎天屏障屹立在天地间,使人荡气回肠,蔚为壮观。整个白马山区,尽是大块裸露的不规则白色岩石构成。其形若野马,若猛鳄,若滴注成形的盆景,天造地设,无奇不有;若海豚,若犀牛;若堆叠而起的层楼,鬼斧神工,无怪不成。或呈不规则之棱角,石骨崚嶒;或呈平滑之切面,方块屹立。由此形成了白马山“十八洞天”和“九曲十三弯”之奇观,也形成“江心顶”、“长春观”、“王母点兵”、“将军帽”等多处别具特色的景点。山中绝壁飞瀑,怪石古松,险涧奇洞,比比皆是。仅“吊较丫”的“一线天堑”,就集怪石、飞瀑、险涧上百处,成为白马山景观的精华所在。著名的白马山大峡谷,悬崖峭壁,茫茫雾烟,幽深难测。景色奇佳,有奇松怪石、悬崖峭壁、云海烟霞之称。曾经有驴友眺见过白马山呈现神异的佛光现象。早晨,彩霞照耀下的主峰上空,呈现一尊朦胧的佛像,周围出现几道耀眼的七彩光圈,光芒四射,连天上的白云也被映得璀璨。
白马山,西有田心古道穿越大安峒中心段直通梅陇墟。这条石级古道,从田心村路口,经海拔210米的新、老两座水电站登上白马古庙;再顺着峡谷边的小径,经过两处悬崖高达15米、25米左右的瀑布,借助绳索从悬崖右侧攀到瀑布上面,再绕过断崖到达石简山;左侧就是白马山主峰,站在山顶南瞧,海天一色、星帆点点。俯瞰银瓶山、莲花山主峰、卡子岽、芒山嶂和水底山等高峰。
白马山,最诡秘的风光在于其险谷深涧。一道道深谷,就像是山体被劈开的巨大的裂缝,诡秘深邃;谷底溪流潺潺之声在耳,望之却深不见底;北麓水源流入白盆珠水库,南麓水源入赤石凤河;顶峰下是一片宽阔的大草坡,春来灯芯草柔软翠绿,杜鹃花、灯笼花等争艳斗奇;到了秋季,野白菊、山茶花等凌霜盛开;山中气候湿润,雨水充沛,常年笼罩在云雾中,青松长得很有灵气。因常年受山风吹袭,形成匍匐状张扬的虬枝,为驴友遮挡强烈的阳光,故被称为“迎客松”。
白马山,最有挑战性的是珍稀野生动物。如大型猫科动物云豹、金钱豹,2000年,赤石镇野猪成患,当地村民在山上布下夹子捕野猪,过了几天,发现竟夹到了一只十几公斤重的云豹。那云豹被野猪剪夹住了一只脚,头部却被卡在树上死去。据事后分析,这只云豹被夹住脚后暴怒想跳起上树,恰好被树丫卡住了头部,底下又有野猪夹的链子牵着,上不得下也不得,卡了几天后才死的。那村民不懂这是一级保护动物,没有向上报告就剥皮吃了,骨头还泡了酒。
后记:其实景色最美的就在白马村管辖的田心村,它位于白马山下。一位妇女告诉我们,从田心村的西边上去,有漂亮的“西子潭”,步行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可驱车上去,只是路是土路,不好走。东边也可以爬白马山,只是山道弯弯,更不好走。于是,我们去了“西子潭”。
(四)白盆珠水库大坝
白盆珠,境内两面环山,中间为盆地,海拔大约为200米左右。原地叫“白朦珠”,因库区地形似盆,故改称白盆珠。1985年8月建成,集水面积856平方公里,最大防洪库容12.2亿立方米,是防洪、灌溉、发电和改善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白盆珠水库,是东江支流西枝江的源头。
水库大坝枢纽工程包括主坝、副坝和坝后电站。主坝为混凝土空心重力坝,位于白盆珠镇上游1.5公里的白盆珠峡谷入口,坝高66米,长240米;副坝为均质土坝,位于主坝东南侧约4公里处,坝高40米,长278米。
可惜,水库大坝进不去,只能在附近的山上可欣赏白盆珠镇风光;还可远瞧灰朦朦的水库大坝。



(五)双金村:古围古韵浓
导航:白盆珠镇到双金村,1.1公里,2分钟;白马村到双金村6.7公里,10分钟
双金村,最有名的是清代“双金古围”。四周以房屋为屏障,围内布局整齐,错落有序;设置三街六巷,四大城门(长春门、仰阳门、观龙门、承恩门,门门之间不对穿);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走进围屋,一条条鹅卵石巷道纵横交错,只是斑驳的墙体在诉说历史的沧桑。围内主要是赖性村民,守着一条路面较窄的破旧街道,据说原来商贾云集,相当繁荣,现在只留下完整、清晰而旧的商铺了。
双金村,地处省道356线,是进入高潭的咽喉地带。村子有处叫大路河的地方,曾是新痷到多祝的必经之路,随着省道356的改建,古道“大路河”没落了,只留下光滑苍老的石头静静地排躺在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