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权证一哥的惊天骗局(二)

(2007-07-30 13:05:38)
 第一天 7月13日(星期五)

  苦等整天 无一指令

  一大早,记者便守在电脑面前,等待一哥下达指令。但直到上午快要收盘时,一哥依然没有发出买入指令的短信。记者拨打一哥的手机,焦急地问:“今天如何交易?”

  一哥倒是显得比较冷静:“我们还在观察,再等一下,没有把握,不会随便叫你买的。”(说得好听,前一天不是刚亏了钱吗?)就这样,整整一天都没有任何买入指令。

  第二天 7月16日(星期一)

  二次被套 一哥喊“跑”

  7月16日,记者终于接到一哥发的短信,发信人号码为702211881261049:

  “今天权证主力机构目前没有进场动向,上午建议观望,等待买入指令!”

  13:08,短信又来了:“权证一哥珍贵信息:现在买入南航580989<1.560>半仓,目标:主力拉高6%~8%出货”。此时,南航JTP1价格正在1.56元附近震荡,成交并不活跃,于是记者以1.559元的价格买入半仓。

  然而,记者刚一买入,南航JTP1便出现一波猛烈杀跌,最低跌至1.538元附近,才有所止跌。或许,一哥感觉走势不妙,开始考虑如何处理南航JTP1了。14:37,记者再次收到短信:“鉴于南航580989有不确定创设因素,请于三点关门前抛出。”

  这就让人迷惑了,难道一哥在建议大家买入之前,没有考虑过有创设因素,要在大家买了之后才说?幸好,收盘前最后10分钟,南航JTP1终于迎来一波反弹,最终以1.586元收盘,记者以1.575元的价格卖出。

  第三天 7月17日(星期二)

  大盘暴涨 记者巨亏

  第三天,上午刚开盘不久,记者于9:35收到短信:“现在买入华菱时价半仓,目标:主力拉高6%~8%出货。”显然,意思就是现价买入华菱JTP1(038003)。记者随即以2.615元买入半仓。这天,沪深股市大幅反弹,可是刚刚买入的华菱JTP1又跌了。下午14:26,华菱JTP1跌幅超过8%,而上证指数则最多涨了96.92点。

  更让人感到不解的是,同一天,侨城HQC1(031001)上涨11.67%,深发SFC2(031004)上涨10.78%;深发SFC1(031003)上涨5.61%,真不知道一哥是怎么选票的。

  记者:“怎么回事啊,跌了这么多?”

  ……对方沉默!

  记者:“走还是留,给个建议啊,大盘涨那么多,权证跌了7%”。

  终于,一哥回话了,一个字:“留”。

  记者:“持有过夜?”

  一哥:“对”。

  最终华菱JTP1下跌5.95%,收于2.45元,记者也按照权证一哥的指导,没有卖出。

  第四天 7月18日(星期三)

  再度割肉 割在地板上

  7月18日,华菱JTP1小幅高开之后,展开又一波下跌。而整个上午,“权证一哥”都没有让记者止损,相反发来了新的指令,让记者买入另一只权证:“现在买入马钢580010<4.382>半仓,目标:主力拉高6%~9%出货”。

  记者立刻以4.378元的价格买入了半仓马钢CWB1(580010),当时该权证已上涨近3%。可买马钢CWB1并没让记者的运气好起来,反而遭受双重损失。买入马钢CWB1后,该权证开始回落,基本上没有获利出局的可能性。

  到了下午,更不幸的事出现了。下午开盘时,华菱JTP1( 2.393,-0.25,-9.36%)已经下跌了2.33%,价格大约在2.379元,10分钟后,开始了更猛烈的下跌。到13:29时,华菱下跌6.9%,价格仅有2.285元左右。13:30时,记者收到了“权证一哥”的短信“鉴于华菱038003有不确定性因素,实价止损2.280元”。

  收到这样的短信,遇到这样的暴跌,任何一位会员都会迫不及待地卖出手中的华菱。于是,记者以2.29元的价格,将持有的半仓华菱权证卖掉。然而,记者卖掉华菱权证之后,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华菱权证开始回升,收盘时竟然一度翻红到2.471元。

  当天,华菱权证的最低价是2.281元,与一哥指导卖出的2.280元相差无几。

  与此同时,刚买入的马钢CWB1也几乎买到了全天的最高点,而且也没有所谓的“拉升6%~9%”的出货机会,最终马钢CWB1收盘于4.282元,一天遭受双重损失。

  第五天 7月19日(周四)

  马权深套 绝望心情

  已经好几天,记者跟着一哥的操作损失不少,想获得其承诺的一周20%收益的目标,看来没有指望了。记者现在可以想像,那些像记者一样交钱入会的股民,遭受的损失是多么的惨重,他们会是怎样的心情。7月19日,星期四,马钢CWB1开盘后便不断回落,最低跌到4.161元,收盘于4.189元,马钢CWB1继续持有过夜。

  第六天 7月20日(周五)

  六天结算 损失惨重

  7月20日,星期五,沪深股市迎来强势上涨,作为认购权证的马钢CWB1也总算反弹,最终以4.304元报收,依然没有获得收益。

  在“权证一哥”的指导下,记者进行了6个交易日的操作,但却没有赚到钱,想一周获利20%?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第七天 7月23日(星期一)

  马权大涨 首次获利

  沪深股市经过上周五的大涨后,继续高开高走,同时,两市的钢铁股也成为市场热点。马钢CWB1开盘之后,不断上涨,下午马钢股份( 8.13,0.21,2.65%)涨停,马钢CWB1也上涨了14%左右。下午13:37时,记者收到一哥短信:“时价卖出马钢580010。”于是,记者以4.932元卖出马钢CWB1。收盘时,马钢CWB1竟然上涨了近20%,收于5.151元。不过,无论如何,4.378元买入、4.932元卖出,这一次马钢CWB1的大涨,总算让记者赚了一次钱。

  第八天 7月24日(星期二)

  最后交易 受伤末日轮

  7月24日上午10:07,记者又收到短信:“现在买入招行580997<0.638>半仓,主力拉高6%~9%出货”。而招行CMP1( 0.532,-0.08,-13.78%)(580997)此时已经涨了十几个百分点。招行CMP1是即将在一个月之后到期的认沽权证,没有任何价值,也就是所谓的末日轮。不过,记者还是按照指令,以0.64元半仓买入。

  刚买入不久,招行CMPI就在几分钟内快速冲高到0.675元,此后又很快回落到0.640元,最终,招行CMP1以0.63元报收。

  第九天 7月25日(星期三)

  瞬间暴涨 无法出局

  7月25日,招行CMP1跳空高开,仅仅用了4分钟,一度拉高了9%,最高曾经瞬间达到0.686元。此时,记者一边等待着“权证一哥”能够发出指导卖出的短信,一边慌乱地准备挂单卖出。但是,一哥那边似乎根本没有任何动作。也就是那么几分钟时间,招行CMP1开始向下冲刺,并跌破了记者的买价。眼看招行CMP1难以获利出局,记者又一次通过QQ找到了“权证一哥”。

  记者:“今天本来想在上午卖掉招行权证,但刚一上去,就跌下来了,根本没时间卖票成交。”

  一哥:“你应该提前挂单的。”

  难道真的是记者自己犯错,导致无法获利?稍有经验的投资者都可以作出判断,要在冲高的瞬间完成出货几乎是不可能的。

  到快收盘时,招行CMP1一直处于下跌之中,记者无奈以0.609元的均价全部卖出。

  第十天 7月26日(星期四)

  盈利无望 音信全无

  炒作末日轮权证,记者再次受伤。在多次操作后,记者获利状况很不理想,对一哥的指令也是极度的不信任。“权证一哥”此后两天再也没有发出过短信了。

  操作总结

  执行指令却招来巨亏

  昨日,记者就成交的5笔交易进行了统计,其中武钢CWB1亏损出局、南航JTP1平推出局、华菱JTP1损失惨重、马钢CWB1获利出局,最后的招行CMP1再度亏损。总体看来,10个交易日亏损不少,而“权证一哥”作出的承诺却是1周获利20%、十天目标位赚翻倍,如此巨大的反差,相信不是只有记者一个会员才遇到的。

  总共5笔交易,三笔亏损,其中一笔是巨亏,还有一笔平推出局,只有一笔盈利,而记者采取的是全天守候,等待指令的方式,盘中以QQ、手机随时与“权证一哥”联系,记者的网上交易也保持畅通,没有出现过问题,记者的交易都严格按照指令来操作,买入时,每一笔买价都低于指令买价;卖出时,每一笔卖价都高于指令卖价,但严格执行指令的结果,却是短期内巨大的亏损。

  向证监会举报

  日前,中国证监会刚刚表示,将对利用互联网非法经营证券业务的行为予以严厉查处。像“权证一哥”这类,通过在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媒体上发布违规广告,骗取投资者交纳会费的行为,也必然会引起证监会的高度重视。所以,记者向证监会予以举报。

  昨日下午,记者拨通了中国证监会“主席热线”的电话,以受害者的身份,向证监会举报“权证一哥”。而证监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对于这种举报,必须弄清楚涉嫌违法违规人员所在地,然后向当地证监局进行举报,当地证监局才能联合当地公安机关予以调查。

  记者通过有关方面了解到,“权证一哥”提供的中国建设银行账户,其开户地很可能在深圳。于是,昨日下午记者将此事向深圳市证监局进行了举报。

  深圳证监局有关人士表示,他们记录下“权证一哥”的相关信息。同时,深圳证监局也成立了专门的打非小组,并会将“权证一哥”的相关信息提供给该小组,立即展开调查。

  下期报道

  层层揭露精心设置的陷阱

  10天操作不赚反亏,“权证一哥”的神话显然只是空中楼阁,算上5000元的会员费,短短几天就让人损失不少,连续三周发布全国性的广告,“权证一哥”在全国到底欺骗了多少会员?而在10天的交易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了种种疑点,其实从一开始“权证一哥”就在构筑着骗取钱财的陷阱,那么这是怎样的一个陷阱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本报证券版下周一的连续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