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别秋秋思秋恨

标签:
情感随感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随感 |
悲秋别秋秋思秋恨
草木同绿色握别,树叶和树枝诀别,风雨和热情分别,大雁与北 方拜别……由别生思,因思而悲,缘悲添恨。别是她的容貌,思是她的品格,悲是她的性格,恨是她的气质,她的名字叫做秋!
自从有了“千古悲秋之祖”宋玉的“悲秋”,之后似乎就悲秋不断,也随之有了“别秋”和“秋思”与“秋恨”!
悲秋。杜甫在《登高》中表达了悲秋的情感,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深刻描绘了诗人对秋天的哀愁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别秋。李叔同传奇的人生好似春夏秋冬。春时翩翩公子,意气风发,名满天下。夏时名士师者,生命丰盈,处处生机。秋时出家为僧,落叶归根,清心修行。冬时垂垂老矣,返璞归真,悲喜交恨集。他的《送别》为他人而唱,亦为自己而歌,送别四季,送别宿命。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马致远因《天净沙•秋思》表达了游子思乡和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而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秋恨。 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中,“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描绘了诗人因年老一事无成而感到羞愧,同时又为情所困,无法自拔的难过心情。荷叶的生长与枯萎,象征着恋人间的相遇与分离,以及最终的永别,带来了无尽的悲伤。我只道谁惊残梦飘,原来是乱雨萧萧。恨杀他枕边不肯相饶,声声点点到寒梢,只待把泼梧桐锯倒。洪升《长生殿 雨梦》表达了作者对爱情悲剧的哀伤和对人生困惑、前途渺茫的愤恨之情。
李克林2024.08.21读诗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