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心与乡愁乡怨

(2012-09-08 13:39:01)
标签:

精神故乡

失落

愁怨

分类: 杂谈

诗心与乡愁乡怨


诗心,作诗之心,诗人之心,其实就是求真之心,真人之心,亦即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之心,亦泛称成仙之心,是人的本源和根性之地、精神故乡。

昔日,余光中的《乡愁》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对“现实故乡”的思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而今,我再读《乡愁》心中却荡起了一抹对“精神故乡”的哀怨:那年少时的邮票,那青年时的船票早已失落,甚至那未来归宿的一方坟墓也茫然无所,就像日本电影《人证》中的《 草帽歌》所唱的那样:“妈妈,你还记得吗?那只草帽,你给我的,我丢了,很久以前,丢失在浓雾的山谷。耶哎妈妈,我不知道,那只草帽去哪里了!掉在山下,我拿不到它就象你的心!突然间,狂风来了。偷走了我的草帽 ,耶哎,盘旋,飞升的风,卷起它飘向天外。妈妈,那只草帽,是我唯一的真爱,但我们都丢掉了,失去了找不到,就像你给我的生命。”

再回首,婴儿、少年和青年人曾都有一颗诗心,因为他们未曾远离自己的精神故乡,未经红尘染缸的浸透,清新纯洁。当他们饱经岁月霜染,历经人世沧桑后,有的人尽管活着却已然死去,有的人虽然死去却仍然活着。偏安一隅,仅有肉体的形骸苟且活着,而丢失了得道的真心,这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朝闻夕死,留下一颗求真的得道之心,而肉体的形骸将在涅槃中得到永生!

再回首,不禁哀怨起尘世精神故乡中仁爱、纯真等无价之宝的缺失,就像那年少时的邮票、青年时的船票和未来永久栖息地的坟墓以及妈妈送给我而又失落的草帽,想要找却怎么也找不到。

再回首,你离本原和根性的精神故乡是貌合神离渐行渐远,还是坚守底线依然我故?那陶渊明笔下的我们精神永远的栖止之地的“桃花源”在哪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