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当哭赍志殁——《永遇乐(千古江山)》赏析
(2012-05-02 10:27:07)
标签:
辛弃疾永遇乐壮志未酬悲歌当哭 |
分类: 诗词赏析 |
悲歌当哭赍志殁
——《永遇乐(千古江山)》赏析
永遇乐(千古江山)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赏析
可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稼轩何事又如此悲叹?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时任掌书记的22岁稼轩聚众2000人加入义军,力劝抗金起义领袖耿京与朝廷正规军联系共同抗金,因于次年生擒杀害耿京的投金叛徒张安国并率众南归投奔朝廷,使南宋朝野震惊,稼轩名重一时,但他提出的一系列富国强兵谋略却得不到偷安江左、忍耻忘仇的南宋统治者采纳。稼轩在悲愤沉郁中一晃43年过去了,当南宋朝廷再次对金用兵,请稼轩出山,诏命到达之日,病已沉重。深沉的时代悲哀与个人身世的不幸交织在一起,稼轩的感慨自然无比悲壮。
然而,胸怀赤子之心不久于世的稼轩还是那样的忧深思远:鉴于南朝宋文帝急于事功、头脑发热,三次北伐都没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最后一次失败更惨,稼轩于是语重心长地告诫南宋朝廷:要慎重啊!你看,元嘉北伐,由于草草从事,“封狼居胥”的壮举,只落得“仓皇北顾”的悲愁。佛狸祠在这里是象征南侵者所留下的足迹。四十三年过去了,当年扬州一带烽火漫天,瓜步山(佛狸祠建于此)也留下了南侵者的足迹,这一切记忆犹新,而佛狸祠下却是神鸦社鼓,一片和平景象,全无战斗气氛。壮志未酬的稼轩终于开禧三年(1207年)9月10日赍志以殁。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之下的悲歌当哭。
稼轩虽赍志以殁,然而他的爱国赤子之心和他的悲歌当哭之词,必将与千古江山辉映,感动激励累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