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鸥鹭在柳词中的审美意象——《安公子(远岸收残雨)》赏析
(2011-11-04 19:18:34)
标签:
柳永安公子杜宇鸥鹭归隐意象 |
分类: 诗词赏析 |
杜宇鸥鹭在柳词中的审美意象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赏析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柳永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赏析
这首词的词意与柳词的一贯主题相一致,即写游宦羁旅的艰辛与离别相思的苦痛。
值得品雅一番的是词中的意象情趣的艺术审美。词中出现了“鸥鹭”与“杜宇”艺术想象,尤其是后者,曾在柳词中多次出现。“寂寞韶华暗度。可堪向晚,村落声声杜宇。”《西平乐(尽日凭高目)》即“美好的时光就这样在寂寞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哪堪傍晚,村庄里那杜鹃鸟悲哀声声的啼鸣。”“共君把酒听杜宇。解再三、劝人归去。”(柳永《思归乐(天幕清和堪宴聚)》)即“且和酒友举杯,一起听那杜鹃鸟悲伤的啼鸣,那放声的哀叫,仿佛是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劝人回去!” 这首词中再次出现了“杜宇”的形象:“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即“听见杜宇声声悲哀的啼鸣,仿佛是在劝人不如回去吧,刚刚才悲伤之极的我,又惹起我无限痛苦的离别情绪。”而“立双双鸥鹭”,让人想起了“鸥情”、“鸥心”、“鸥梦”、“鸥侣鹭朋”、“鸥盟鹭约”、“欧波萍迹”等诸多比喻隐退心情和闲适自由的隐居生活的词汇来。这些“形象”使我们看到了柳永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 “即景(意象)生情(情趣),因情生景”(朱光潜《诗论》),使我们感到“鸥鹭”与“杜宇”形象已成为表达柳永厌倦“游宦”而向往“回去”的“归隐”情趣的意象了。这也许就是克罗齐在他的《美学》中所说的“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的意思吧。
另外,对比反称的修辞手法在这首词中表现得也很抢眼。雨尽后的江天暮色下,“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停画桡、两两舟人语。” 就是说,“昼日无数的美女来此小洲拾取翠鸟羽毛巧做首饰的春游嬉戏热闹场面,却已被夜暮寂静无人的冷清场面所代替,而见到的只是一对对鸥鹭耸露在水面。”“听见江面上有稀稀落落的船夫说话声,忙停下船来。”前者使用昼与夜、闹与静的对比,后者使用“人语”反称“寂静”,从而使在雨尽后的江天暮色下寂寞赶路的离人倍感孤独、倍感凄苦,很好地表达了词的主题
读柳词,就如读烦恼、忧愁,也常常读出一些“归隐”的情结。其实,但凡仕途失意者,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感受和情绪。他们或因养真,不为“五斗米折腰”,如“陶潜族”;或因牢骚,“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如“柳永族”。无论哪一族,其价值取向皆不在“为宦”,一旦仕途失意,或有违自己的“价值取向”,都以“归隐”来“保全”自己。柳永要保全的正是自己迷恋的“风亭月榭”下的“欢聚”以及“绿蚁翠娥”和“凤衾鸳帐”的“偎香倚暖”(柳永《漫卷紬(闲窗烛暗)》),“游宦”生涯使他失去了这一切而生厌倦,“回去”则属情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