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渊明的生死观——《杂诗十二首(昔闻长者言)》赏析

(2011-08-03 19:25:58)
标签:

陶渊明

杂诗

生死观

昔闻长者言

分类: 诗词赏析

陶渊明的生死观

——《杂诗十二首(昔闻长者言)》赏析

杂诗十二首(昔闻长者言)

陶渊明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去去转欲远,此生岂再值?倾家时作乐,竟此岁月驶。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

赏析

陶渊明通过这首诗是要告诉人们,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人生之大事——生老病死,每个人都必须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那么,陶渊明的选择是什么呢?

    ——面对“生”与“老”和“病”,应该快乐地活着,哪怕倾其家产,都要确保自己时常快乐,因为急速行驶的岁月一去不复返。“去去转欲远,此生岂再值?倾家时作乐,竟此岁月驶。”快乐地走过这一生一世,是作为“长者”的陶渊明告诉“后生”的人生体验。

    ——面对“死”,应该学习汉代称病而功遂身退的太傅疏广,不给子孙留下遗产,更无须为身后置办产业了。“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因为,在疏广看来,“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汉书·疏广传》)“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如此明智的选择,非常人所能为之。

    昔日听长者一说起生老病死,我总是掩耳不喜欢倾听。无可奈何五十年过去了,我忽然开始做起长者所做过的事。回想壮年时的欢乐,我毫无一丝向往之情。美好的岁月匆匆离去越走越远,这一生岂能再相遇?倾我家产及时行乐,直到走完余下的急速行驶的岁月。要学疏广死后不给子孙留下遗产,何须为身后置办产业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