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趣的文学现象——《杂诗十二首(白日沦西河)》赏析

(2011-07-26 12:11:04)
标签:

陶渊明

李白

柳永

文学现象

情感

相通

分类: 诗词赏析

有趣的文学现象

——《杂诗十二首(白日沦西河)》赏析

杂诗十二首(白日沦西河)

陶渊明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

赏析

读此诗时,竟然让我想到了两位不同时代的诗人和词人,对了,他们就是李白和柳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陶渊明与“孤影”对饮,使李白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也启发其灵感,便有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的千古凄凉。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陶渊明的长夜无眠、独坐天明的悲悽苦闷,我们也时常在柳永词中找到影子——“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柳永《戚氏》“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同上);“念平生、单栖踪迹,多感情怀,到此厌厌,向晓披衣坐。”(柳永《祭天神(欢笑筵歌席轻抛亸)》)。

不管这三位诗人词人生于什么朝代、身世如何、志趣何若、性格怎样,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情感上的“孤独寂寞”、“凄凉苦悲”。就因为这种情感上的一致,才能使李白和柳永这两位唐宋的诗人和词人与渊明这位晋朝的大诗人产生深深的共鸣,在自己的作品中不自觉地留下了前人“遗风”,尽管他们所处的朝代、身世、志趣、性格都大相径庭。

这难道仅仅是一种有趣的文学现象吗?

太阳在西山落下,明月从东岭升起。明月的光辉照耀着遥遥万里的大地,也照耀着荡荡广大的天空。夜风吹入房内,感觉到了夜晚枕席的寒冷。节气变化使人感悟到了时间推移,多愁不眠使人知晓到了长夜难明。想说话却没有人应和,举起酒杯与孤影对饮。日月将人抛弃离去,有志不能施展发挥。想到这些心中无限悲苦凄凉,独坐直到天明情绪也难平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