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37篇:杭州古树名木•杭州灵峰掬月亭边的“庾岭老友”古梅桩

(2017-02-03 20:00:10)
标签:

杭州

古树名木之外

图片

旅游

灵峰探梅,杭州无人不知。灵峰曾有唐梅,知道的人就未必多了。

灵峰寺在历史上几度兴衰,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初,寺败僧散,山林荒芜,仅剩残垣断瓦。但在废墟中尚存零星的古梅花,留着一缕清香。据说,这一缕清香,非比寻常,极有可能就是香自唐梅来。此话怎讲?曾有记载,老先生丁步松,“看见灵峰寺古梅树被砍半截”,在老先生1957119日致园林管理处的五言诗中写到“惟爱灵峰梅,往往还独顷,唐梅虽不确,古梅总可称”,还写到“梅树身腰弯,枝叶尚青青,尚留一枝在”。从丁步松老先生的文字中可以得出,他个人不能确定那时灵峰的这棵古梅是不是唐梅,但是绝对可以确定是一棵古梅。更有《西湖寻梅》中记载,当代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1958年与好友一同去灵峰赏梅,在灵峰寺遗址庭间发现有古梅一株,号称:“唐梅”,尚著一花。“颓龄观化入山迟,老树新花见一枝”。这里的记载就十分明确,这棵古梅就是唐梅。不仅如此,附近青芝坞的居民也曾传说灵峰有唐梅一株,主干粗如儿臂,枯枝无几,旁生一枝,每年有数朵红花绽放,且与松竹并植,称为“庾岭三友”。可惜的是,唐梅的身影如同幽灵一般,忽而就不见踪影。如果灵峰唐梅存世到今,那是何等身价,何等影响?

历史翻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杭州开始酝酿重建灵峰梅园。1986年重建工程正式开工,19882月梅花初放之际,灵峰梅园正式对外开放。

重建后的灵峰梅园,有诸多景点,规模和品种都远超历史记录。沿灵峰探梅小道上行到山腰处,小溪源头掩映在块石墙垣中,墙上有灵峰探梅四个大字,此处正是香雪深处”——灵峰主景。再往上就是原灵峰寺旧址,这里山峦回抱,古木参天。现在恢复了洗钵池、掬月泉等古迹,还修建了笼月楼、掬月亭等景观。在掬月亭一侧栽有一梅桩,名“庾岭老友”,四字为著名左手书法家费新我书写。在一次探梅活动中,植物园高级技师王页老师介绍说,此地正是传说中的唐梅所在的位置,此棵梅桩是棵宫粉梅,也是依据传说而选的。在老梅桩背后的山坡上有一片竹林和几棵松树,于是这里可以看见岁寒三友松竹梅。这也体现了园林设计的一片匠心。而这棵梅桩颇有一些年代了,也颇有一些古风。曾经的唐梅,它的香火以这样一种方式得到延续和继承,甚好甚好。只是“庾岭老友”老梅桩没有说明牌,也无从知道老梅桩的树龄。不过,有点遗憾也还是美的。

http://s11/mw690/0016SK0vzy7mTTB0pEm5a&690

掬月亭  摄于2013.1.31


http://s6/mw690/0016SK0vzy7mTTBnq3rb5&690

庾岭老友古梅  摄于2012.3.18


http://s15/mw690/0016SK0vzy7mTTBaRxcbe&690

庾岭老友古梅盛开的梅花  摄于2012.3.18


http://s1/mw690/0016SK0vzy7mTTBvMyY70&690

庾岭老友古梅盛开的梅花  摄于2012.3.18





   
    欢迎在评论中提供意见和线索,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