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残奥会的感动

(2008-09-18 21:11:27)
标签:

杂谈

残奥会的感动

   

    我算不上一个体育爱好者,所以,在整个奥运会期间,我只是每天晚上关注一下当天的比赛回顾。

    比较起来,我对残奥会投注的目光似乎还要多一些。在渐渐了解到那些残疾运动员所付出的难以言喻的艰辛后,我发自内心地对他们产生出敬重、敬惜的感情。但是,因为这段时间太忙了,尽管几次想为这些令人感佩的人写下什么文字,但终于没有动手。昨天晚上,残奥圣火熄灭的时候,我就在距鸟巢仅有一站路程的一家美术设计公司加班,焰火燃放时极其切近地听见轰隆隆的爆破声,却也没有能够到电视机前观看一眼闭幕式。

    然而,今天我收到的手机报中,有一些非常精彩、精粹的文字,我认为十分贴切地表达了这些天一直在自己内心中涌动的感动、感慨,我想,就将这些内容转录在这里,权且作为对这次感人至深的残奥会的一点纪念吧。

   

以下内容都来自手机报——

    残奥会闭幕,残奥圣火将永燃心间,辉映着2008年北京金秋的一个个感人瞬间。当我们试图通过一些关键词来回眸北京残奥会感人瞬间时,我们一遍遍重温着精神的强健、生命的坚韧、人性的伟大,心灵最柔软处一次次被触动,或热泪盈眶,或心潮澎湃,或感慨万千……

    北川女孩重新起舞
    当11岁的北川女孩李月坐在轮椅上“跳”起芭蕾时,动作优美,眼神清澈,右脚上的那只红舞鞋,那般鲜艳夺目,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人们的情感之门。 
   无数人在泪眼婆娑中看完了这段舞蹈,看着伴舞的演员用手穿着舞鞋代替李月的脚一踮一点一落,看着李月被“芭蕾王子”吕萌高高托举飞翔,看着一个被残酷的地震击碎舞蹈梦想的小女孩,在无数敬重生命与梦想的人们的帮助下,终于在全世界面前,重新起舞……
   梦想,支撑着人们战胜厄运、走出困境,重新飞扬生命的激情。

    心存光明,自强不息
    那一瞬间,全世界屏息--侯斌依靠一根绳子,牙关紧咬,青筋毕露,满头大汗,把自己与身下的轮椅拉升39米,以这种朴拙而苍劲的方式,点燃了北京残奥会主火炬。
   这是无数人为之热泪盈眶的时刻,侯斌代表了所有跌入厄运之中然而并不屈服的残疾人,心存光明,自强不息,从命运的黑暗中挣扎出来,最终,实现了完美的自我超越。

    每个生命都有尊严
    北京残奥会让世界看到了生命的一个个传奇:用嘴放箭,用牙齿叼着缰绳策马而奔。一位叫尼克-泰勒的美国选手,在轮椅网球比赛中,将左手和球拍用绳子连在一起,右手控制电动轮椅,用脚发球……
   在青岛残奥帆赛上,美国选手斯坎登与队友合作获得了一枚金牌。斯坎登是严重的肌肉萎缩患者,骨瘦如柴,几乎丧失了所有肌肉能力,只能靠电动轮椅行动。医生2002年时曾预言他最多只能活5年。但是他顽强地坚持了下来,尽管随时可能面临着生命的终止……
他们用残缺的身体创造了惊人的传奇,向世界证明:每个生命都有尊严!

    残疾人带来的感动与感悟
    他们依靠听觉,盘带、突破、射门……在黑暗的世界里,中国盲人选手却为中国足球带来了光明。
   心无旁骛,可以说是这支球队成功的最大原因所在。在这支球队中,有的队员为了踢球放弃了自己赖以谋生的工作,有的队员备受多舛命运的折磨,这支球队的队员们大多家境贫寒,仅一人有工作,其余都是“学生军”……但正是他们对足球的爱、不折不扣、纯净的爱,让他们走上了残奥会的荣耀殿堂,博得全世界的尊重。

    纯净

    纯净,是残疾人带给健全人的感动与感悟。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无论是盲人歌手天籁般的声音,还是聋人姑娘梦幻般的表演《星星你好》,每句歌声,每个动作,都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让世界看到了久违的童话般的纯净。

    谢谢,残奥会上最常用的汉字
    9月10日,终场哨音响起,伊朗7人制男足队员集体跑向北侧边线,彼此揽着肩头站成横排,然后集体双膝跪地,向看台上为他们加油的中国观众表达感激之情。
   意外的举动,令现场观众先是一愣,随即报以更热烈的掌声与呐喊。
   “谢谢”二字,成为北京残奥会上外国残疾人运动员最常用的汉字。
   瑞典男子轮椅篮球队、伊朗足球队、日本轮椅橄榄球队……他们或以横幅,或以纸板,上写“谢谢!中国!”、“谢谢北京”,表达对东道主、对健全人的感激之情,对中国人所奉献的与北京奥运会同样精彩的一届残奥会的感激之情。
   其实,对健全人来说,同样也要感谢来自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因为我们从中学会了如何善待生命,如何学会珍惜,如何追求梦想。

   确确实实,对我们健全人来说,其实我们更应该感谢那些残疾人运动员他们启发我们如何善待生命,如何学会珍惜,如何追求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