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凝视这双纯洁的眼睛

(2005-12-09 15:25:44)
分类: 社会关注

             凝视这双纯洁的眼睛

           
凝视这双纯洁的眼睛
 

    陡然地,我们遭遇了一双孩子的泪眼:几天前,多家报纸都刊发了新华社记者拍摄的一幅照片,照片上,一个小女孩面对着我们,两行清澈的泪水垂挂在她稚嫩的脸庞,她伤心的神情使人不禁停住自己的目光。

    我们见过许多流泪的眼睛。抛开那些伪善者的表演性流泪,一般来说,流泪都是因为人有了伤心之事。通常,孩子们受天性驱使,总是无忧无虑的。那么是什么事情,使得这个孩子如此伤心?

    我不得不尽量详细地引述这幅照片的说明:河北省栾城县南李村11岁的小学生冀彩虹为交纳书本费,常常与她体弱多病的父亲外出拣破烂。可她和父亲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却被教育主管部门打着服务的幌子捞去了。河北栾城、赵县一些教育部门通过行政命令向学生卖学具、辅导书、作业本等,同时还给学校摊派笤帚、录音带,采取种种方式从学生身上捞钱。像冀彩虹这样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一学年仅买“上面统一发下来”的东西就得花60多元钱,比课本钱还贵。冀彩虹捧着几乎用不着、又得花好多钱买的辅导书,心疼得流下了眼泪。

    原来如此。

    这个11岁女孩流泪的神情在我的脑际一直挥之不去。在都市,那些与她同龄或者比她还要大一些的孩子们,刚刚创造了一瓶可口可乐拍卖80元的记录,而她如此小年纪就已经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她深知自己和父亲每挣来一分钱都是多么不易,然而,她与父亲含辛茹苦换来的辛苦钱、血汗钱,却换来一堆“几乎用不着、又得花好多钱买”的物什!所以,她才抑制不住自己的伤怀,心疼得流下了眼泪。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能吃苦、懂艰辛的好孩子。

    但是她所面对的,是她与贫病的父亲无力反抗的力量。那些高居于他们之上的“主管部门”所提供的五花八门的“服务”,是他们不能拒绝也不敢拒绝的,即使他们有勇气,他们也是无计逃避这些“服务”的。她尚未被污染的心怎么也不可能理解,有些人何以忍心攫取和掠夺她与父亲的辛苦钱和血汗钱?

    凝视着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的伤心眼神,作为一个成年人,尽管我没有参与这种掠夺,但是我依然感到深深的羞愧和内疚。这双流泪的眼睛带给我的撞击,不啻于当年作为希望工程宣传画的那双家喻户晓的“大眼睛”。那双饱含渴望、向往和憧憬的大眼睛,那么生动地传递出那些农村孩子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打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成为希望工程的感人象征。而冀彩虹的眼睛所折射和透示出的,却是我们生活中的丑陋阴影,这样的阴影是不该让一个11岁孩子承受的。近年来,权力部门化、权力单位化乃至权力个人化的现象在不少领域十分猖獗,一些部门、单位和集团巧立名目,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盘剥普通老百姓,侵吞和掠夺社会成员的利益,在某些地方,甚至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不仅如此,在基层,还流行这样一套荒唐的逻辑:哪个单位如果只能拿点“死工资”,而不能够从他们的管理对象那里“开发”出一些“名堂”,这样的单位就是没有干头的,在周边评价中甚至会被认作是愚痴和无能的。在这样一种“舆论氛围”的蛊惑下,有些原本还比较规矩的单位和部门,也千方百计“开发”来钱的门路。当众多单位和部门变着法子鼓捣花样巧取豪夺时,我们不难知悉,最终承受盘剥和侵吞的,只能是冀彩虹父女这种最底层的百姓。

    11岁的冀彩虹怀抱着那一堆“几乎用不着、又得花好多钱买”的“辅导书”无辜地、无助地面对我们,她的眼神中流露的是不解和委屈;在我看来,她哭泣的眼神表达的更是一种控诉,是对成年社会中的丑陋力量的一种控诉。如果我们良知犹在,我们就应该意识到,面对这样纯洁的眼睛,为了这样纯洁的眼睛,我们务必要下大力气根除这种丑陋和不正常。

                  
凝视这双纯洁的眼睛


    附注:这是2002年3月26日新华社刊发的一组照片,遗憾的是,在网上没有能够找到那幅小冀彩虹流泪的彩色照片。下面这幅照片是冀彩虹和父亲在一起拣垃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