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互联网电信电子商务杂谈 |
分类: 挨踢沙龙 |
2008年2月20日 发于海内:
“不写水帖了,写正帖”
想了好一会,想这篇日志的标题,最后还是用这个显得很大气的标题,其实最怕与人聊这么大的话题,搞得跟科学家,哲学家似的,其实呢还是个为菜米油盐操心的主。
但今天写这个话题,是因为昨晚用手机看了李林子的《2007互联网改变了我的生活》,还用手机回复了:非常好的文章!(手发抖回复了三次,帕金森?)
一般来说“叫好”都是主观的,因为符合我的感受:
1.李林子2006年毕业,现在在一家偏传统行业的新技术公司工作。这样的人算是白领了,能上网,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注重生活质量,有部车,相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也有更多的消费潜力,其行为与GDP与非常相关,不管是消费的还是产生,应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新生代消费群体。
因此他的2007年的互联网生活感受,应该说是真实的代表着今后这一代人的互联网应用,甚至这一代人的生活。
这也是我写今天的日志动力之一。
2.简单统计部分
3.通过统计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
4.李林子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些细节,可能给我们一些联想
5.如果我们认可李林子们是今后中国重要的GDP贡献者,同时考虑真实的现金流动,那么很容易得出:电子商务与无线应用这些中型偏轻,同时基本遵循传统的业务游戏规则的业务成为一个重要的互联网方向;
6.而娱乐为主题的轻型业务由于过于轻,造成进入门槛过低,新式游戏规则的不明确,要形成稳定的赢收,需要改变的东西太多,包括游戏规则、市场格局,简单的说:法律门槛与竞争门槛。于是现在的娱乐为主的业务将采用赚一些广告费熬日子,希望着媳妇熬成婆。
7.你有没有注意到我少说一个主题,嗯,是的,那就是:“交流、评价、社区、WEB2.0、SNS”的主题,其实是李林子没有明确提出,最多提出了QQ。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在进行电子商务、个人娱乐时一定曾经或多或少的应用了这些东西。
9.回到我们的标题,互联网改变了什么,其实互联网是通过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效率,而显得改变了生活,让我们可以关注陈老师的写实主义摄影作品,让我们可以混际于各位社区或论坛瞎白和。
让用户SAVING TIME 还是 KILLING TIME,要赚到钱,还是SAVING吧,但有门槛;如果没什么门槛,那还是KILLING TIME吧,但赚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