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頁(壹佰贰拾伍)
這剛過的中秋節,放在任何年代,都是農曆八月十五日。這可能就是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所在。這農曆乃中國專有的農曆,也叫陰曆。國外的節日都是西曆,也叫陽曆。中國古代的編年史都是以陰曆為准。所以學中國古代歷史,最大的難度是西曆與農曆的切換。至於東南亞番屬國也沿龔陰曆,都是從我們這裡學來的。宋吳自牧
《夢粱錄·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舊時文人喜歡吟詩喜歡以風月等自然景色為題材,尤其在八月十五中秋月為題材。三頁又何不如此,望著中秋月,伊人何憔悴?
古代的中秋月圓之夜,三頁的十三世祖懶蠶公到底是怎麼幹的?他是濡須的文人領袖及詩壇盟主,他隱居在濡北的鄉村,用瓦甌(陶制的小盆)倒酒飲,用盂缽盛著蔬菜當下酒菜,中秋月圓夜飲酒吟月的意趣自感恬淡。
在此中秋夜寒涼中,獨自一個安靜地坐在空階上仰望著秋夜天宇
。看那天際飄浮不定的白雲或隱或幻,就如人世間的富貴浮雲、金錢地位,原來虛浮空幻,飄泊不定。從八月十五中秋圓月夜,仿佛使懶蠶公看到往昔中秋月圓之夜文友團聚對酒吟月的盛況。每每遇到中秋月圓之夜的如此好興致時,總是惆悵很難有此中秋夜飲酒吟月盛會。漫漫保存下舊日吟月的詩句,且供記憶昔日吟風詠月的流逝年代。中秋夜縱情飲酒,對月寄懷,酒後尋知此是何處,原來在早已廢圮的南汰寺前的芳草叢生的平原處。
那一年三頁高考落榜,為謀出路,就托人到糧食局船隊裡幹水手。那一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就是長江船行中度過。中秋月宵夜,一輪圓月照耀大江,大船深陷在大江深溝,兩岸如黑漆的深牆,那不就是陰森黑漆的大地主家的深宅大院的黑暗高牆。這種感覺有點類似此前深陷在小東錫安堂高牆下的深宅鬼胡同裡。也不知道伊人是怎樣生活在這樣的深宅大院般的黑胡同裡,從小就不害怕嗎?萬一黑白無常一出現,那還不三魂嚇掉七魂半。從這種黑暗環境中磨煉出來,都是狠角色,或者說都不是慫角色。伊人夠狠,弄得三頁神魂顛倒,幾十年來如孤魂野鬼一般,這老實巴交的可憐人,被勾掉了魂而成了六神無主的人兒了。
三頁當水手期間的第二個中秋夜,是停靠在故城的河下糧庫邊的輪船碼頭。於是上岸沿著後新街,如影隨形著中秋明月,一路就向小東門巷上面的錫安堂前去,此時伊人何處?只能經過黑暗的弄堂小道前往古鼓樓廢圮遺址的城牆垣上,向小東門深處的零星燈窗窺。伊人啊!您知道嗎?三頁那些年多少次、無數次地在此俯探窺視,對於三頁的一廂情願的衷情,您難道沒有絲毫的感應嗎?彼此之間,除了沒有面對面,那麼在三頁的靈魂裡,早已盤根錯節地糾纏不清,沒完沒了,沒有止境。難道伊人從來就沒有憐憫同情過,難道這世上的狠人,都是鐵石心腸。
那個時候的三頁真的就有那種獨此一生的心,多少年過去,如果當初真的就獨此一生,那如今又有何家人,又有何子女,那樣的話,豈不是孤單之人更孤單,零丁洋裡更零丁!伊人亦不屬神人,嫁個宵小郎君,也免不了世俗之人並世俗之心。您真一如既往冰清玉潔的話,那你稱得上中秋明月了。你又怎麼不能被七情六欲所勾引,你又怎麼不被七葷八素所誘惑。也許從來就沒有那麼純粹,只有三頁一直以明月為相隨。或許在伊人看來,也並不願以肉體凡胎的面目來明視三頁。或許惟對三頁是純粹的、純潔的、脫離了低級趣味。就如三頁在伊人跟前,從來不敢越雷池一步,神聖不可侵犯。那就屬中秋宵夜的廣寒秋月,那就是瓊樓玉宇的城闕廣寒。
中秋月夜,伊人會想到過三頁嗎?而是早已把三頁忘得一乾二淨。三頁在想肯定是不會。因為三頁到伊人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像,甚至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假如有一天,在一個不確定的場合不期而遇,您能放下您清高孤傲的架子主動向三頁打個招呼嗎?世上的事情本不確定,未不可知,那樣的偶然邂逅的時機,雖然會稍縱既逝,假如相見不如懷念的話,三頁還是希望有所貼合,要麼真到了那個時候,三頁主動勇敢地投懷送抱,您會敞開那寬廣的胸懷來海內百川嗎?但願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緩意,而有所隨意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