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叁頁(壹佰壹拾贰)

(2024-08-21 17:49:31)

頁(壹佰壹拾贰

    十七世祖以後家族輩分命名開始固定,因此十七世祖“國”字輩排行使《家乘》詩集中較易辯認,分別為國時、國俊、國先和四樞四位。國時(略),國樞(字冠中)錄《春日齋中》《贈岩山兄廬墓服闕歸裡》兩首詩。國樞公之名不見家乘傳記,他與運芳、志遠一樣,是相當文學素養士子。《春日齋中》類詩詞似乎歷代文人寫濫,寫好不易,國樞之詩值得一讀。頷聯“臺上壯丹舒倦眼,座中蘭蕙息矜心”相當工整,山妻煮茗供吟案,稚子焚香學弄琴“有新意,看得出規規矩矩讀書人。

    國樞(冠中)《春日齋中》大意:隱居在僻靜而幽暗的書齋讀書,格外珍惜人生短暫而易逝的光陰。隱掩住雙扇門窗,靜靜地體味其中,讀書的樂趣自然會越來越深。器物柱上擺放的牡丹花,緩慢地舒展開疲倦(半睡半醒)的眼睛。座椅間茶几上的蘭草與蕙(佩)蘭,使靜穆的環境變得清新、閒適與幽雅。村妻(山婦)煮好茶,供放在老夫書案上。幼子行燒香楫拜禮,練習彈奏古琴樂的曲章。自古春光(光陰)易逝,生命短暫。珍惜現在的時光,不要等待人生暮年兩鬢邊被斑白的頭髮侵蝕。

    又《贈岩山兄廬墓服闕歸裡》風格特點與前詩十分相近,也許性格使然。關於“岩山公”,《家乘》詩集《貽贈》開頭近古十首詩皆說家方向“萱暉堂”和著名孝子五世祖元禮及子子成故事,困此孝行是家族人文思想核心內心,而堂號“萱暉堂”是家族最拿出手“名片”。元末家族出了元禮、子成兩孝子,明代初葉又出現大孝子八世祖庭椿公。三位入州府的鄉賢祠春秋受祭孝子,便是無為家庭引以為豪的著名“三孝子”。其實《家乘》還記載另一位元一位元孝子岩山公。岩山公傳記詳細記載其孝行,提到乾隆甲子年州紳民叩請官府給予“旌表之勵”,結果“恩詔下給銀建坊,越明年遂鑒於倉鎮之右”可見是進行建坊表彰孝子。也許沒能廣泛宣傳緣故,岩山公名聲遠沒前輩幾位孝子廣為人知。古代孝子有父母墓前築廬守孝三年習俗,三年期滿方可除卻喪服回家居住。詩題《贈岩山兄廬墓服闕歸裡》即此意。“一夕廁腧驚病舛”說生前孝順;“三年宿草結霜花”寫廬墓守孝。岩山公一生漫長歲月孝行,詩人以高度簡潔藝術語言概括著實不易,工整對仗也體現嫺熟駕馭識文字能力。“生前烏哺餘長恨”說失去父母養育之恩痛楚;“眼下牛眠兆未空”寫父母罪行必將澤被後嗣,更難能可貴竟選用“烏哺”“牛眠”典故對仗,不得不令人感歎其構思巧妙。不知如何概括國樞公詩歌特點,也許可為“拙中藏巧”吧。

    國樞(冠中)《贈岩山兄廬墓服闕歸裡》大意:我們家族(宗族)尊祖愛親的品德,一直秉承崇高風尚。本朝我家族的岩山(國瞻)堂弟又呈現高尚的節操。徹夜守護父親病塌,親嘗湯藥,衣不解帶。親嘗便具糞便的甘苦,驗證病勢的好壞,生怕母親病勢加重。三年在墓旁搭蓋小屋居住,守護墳墓。隔年的秋草,已經結了秋霜,變成的紅色。烏鳥反哺其母,生前奉養其親,就不會遺恨千古。陶侃生前父母喪,家中老牛出走臥眠山崗。如今(眼下)岩山兄服闕回鄉三年廬居在祖宗墓旁,祖先的靈魂一定可以得到安息,從此這塊風水寶地一定保佑後輩發跡興旺。從此,季氏家族尊祖愛親的品德就會廣泛流傳,發揚光大。當代(清朝),配得上濡湏尊祖愛親的家族崇望,當屬(給予)大正、約庵、岩山三大孝子。

    《家乘詩草》有關十八世祖的詩人有兩位。世澤公(略),餘下便世泱公《夏晚邨居遣興》。世泱公字滄容,《夏晚邨居遣興》為五律,只四十字,讀其詩知《家乘》詩集編輯者為何錄入。“幸少名韁絆,于於三徑蹤。林喧投宿鳥,濤湧隔溪松。涼沁郇廚酒,緣空古寺鐘。衡門聊徙倚,纖月上前峰。”造成不要小覷詩集中默默無聞詩人作品,運芳和世泱公的詩絕不遜色于詩集其他名家。世泱(滄溶)《夏晚邨居遣興》大意:有幸生平善於自處,少被功名所束縛,不求聞達于當時的清高名號。如蔣詡歸隱鄉里,荊棘塞門,悠然不出於舍中三徑,唯高士求仲、羊仲從之遊。倦鳥思林,遠離塵囂;隱居林泉,聆聽松濤。郇國廚中品最豐的甘脆肥釀,滲透出涼意。早已沒有飲意,只緣獨守空寺,古鐘相伴,吃齋練佛,修心養性。簡陋屋舍門前憂鬱徘徊,依依不捨。終於迎著月牙(未弦之月),向著前而山峰的寺院走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