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叁頁(壹佰零叁)

(2024-08-19 10:37:54)

頁(壹佰零

   頁已經不再那麼“恨”了。所以曾經的那些往事似乎不太願提及,惟情願提及那祖先上的那些優秀的事蹟,而只能苟且換得那一絲虛無縹緲的心靈虛榮與慰藉。話說家族的十世世祖中頗多詩人,首先是崇禎八大家孟蓮公,而他還有兩個兄弟仲蓮與稺蓮。古代稱長兄為孟或者伯,老二為仲,老三為叔,老四為季。孟蓮是為仰悟公長子,仲蓮即為二弟。稺為“稚”的意思,即幼弟,但稺蓮不是嫡第,而是堂弟。先說其堂弟穉蓮在家乘中留下的三首詩《秋日登 “對楓樓”偶詠》《關河憶母》《送長男(思慎)應試口占》。仲蓮留有三首《春日同幼芳弟聯韻兼示諸子侄》《戊子仲冬業師周武夷夫子同家叔尾孫(懶蠶)過訪遇雪散韻同和》《又遊山思再步前韻》

    稺蓮(幼芳)《秋日登 “對楓樓”偶詠》:農耕作為整個家庭的傳統門風,隱憂村野,樂於從事打名滿天下砍柴之事。平時閒暇之餘,喜歡感受偏僻與幽靜的情境。溪塘裡到處生長著蓮蓬與菰米(茭白),水中小洲到處彌漫著宜人的秋天景致。試問用田中種植的黏粟新釀造的酒,現在加工醞釀好了嗎?請帶上一壇前往村南的對楓樓,舉杯暢飲,一醉方休。登上對楓樓,向遠處遙望,景色怡人,一覽無遺。溪流中水波蕩漾,遙遠的天邊隱約看到一葉漁舟。居住在鄉村,何必要擁有一切?自稱為羲皇上人,北窗之下高臥,清閒自適。竹林萬枝,錯落有致;橘柚千隻,樹立成行。感歎世人追逐的空浮的名利,微不足道,虛無縹緲,像寄生的水中漂亮的生命極短的微小蜉蝣一樣,淺薄狂妄無知,苟活於天地之間。何況正值子女嫁嫁既畢,告老隱退之時,就像遂了心願的東漢高士一樣,逐漸地收功棲息,寄情田園山水,漫遊五嶽名山。夕陽西下,在日落時的最後餘暉中,就像廣陵淳於棼,枕邊任由“南柯一夢“,夢遊至大槐安國,被招為駙馬,拜南柯太守,享盡榮華富貴。夢覺,乃知所游為宅南大槐樹下一蟻穴。仕途富貴,虛幻無常啊!又《關河憶母》:在無為郡百勝邑關河思念母親袁氏(應勅公配,守志六十餘年,邑侯喻公額以“石介松貞” )詩歌大意:圍繞著關河東一湖綠水,沿著迂回彎曲堤岸漫步行走。鴻雁乘著夜晚的秋風,從遙遠的南方向這邊飛來。身在他鄉的遊子,也像迎著夜風南飛的鴻雁歸心似箭,日夜思念遠在故鄉的母親。翹首以盼能夠馬上飛到故鄉母親的身邊,好好伺候高堂老母,故鄉老家的楓林紅葉一定層林正染。

    又《送長男(思慎)應試口占》是首七律。是說我族文化的兩大核心是孝道和耕讀。其先祖極其重視教育,對後代讀書抓得很嚴。這首詩是與子侄教育有關,但他們的教育不是呆板的說教,而是將對子侄的厚望寄託于優美典雅的詩句之中,這也是家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大凡詩前面寫得比較淡泊,後面會筆鋒見轉,最後會點明詩人對後輩的厚望。很明顯詩人當然不希望後代像他一樣老死于山林之中,否則乍會有所施展抱負。“送長男應試”則將這樣的情緒發揮到極致。全詩除首聯外,幾乎句句肜用典:“延津久滯張華劍(張華),函谷空余季子裘(蘇秦)。發燥已聞爭趙幟,功高猶未列通候(韓信)。漫言冀北無知己(伯樂),負盡鹽車志不休(成語“驥服鹽車”),其望子心切這情溢於言表。家族詩人喜歡在詩中用典,就像本詩句句用典有發力過猛之嫌,不過詩題中提到這首詩創作方式為“口占”,口占之詩能寫到這樣程度實屬不易。《送長男應試口占》大意:美好浪漫的青春腳步不會暫時停下,時光匆匆逝去。仿佛感覺頭上有了白髮,年頭將會越來越少。晉時豐城令雷煥得龍泉、太阿兩劍,于一與張華。後因張華被誅,劍久滯古代渡口“延平津“。雷炮死後,其子持劍經延平津,劍躍水而雙劍會合化龍而去。戰國”季子“蘇秦十上書遊說秦王,送黑貂之裘,黃金耗盡,窮困而歸,只剩下秦地空空的函谷關。由此可見,張華、蘇秦仕途艱難,難以聞世。已經聞聽淮陰侯韓信拔趙幟立漢幟,發急取而代之,卻因功高震主,雖一度封王,介終究被呂後用計誅殺于未央宮,仍然不能位列通侯(列侯)。莫言秦西冀北有千里馬,只有伯樂過冀北而良駒走,知已難求啊!千萬不要灰心,要相信有伯樂慧眼識才。駕馭良馬去拖鹽車,實在是大材小用。但是良馬即使受了委屈,還是不能放棄志向目標。

    仲蓮《春日同幼芳弟聯韻兼示諸子侄》前半部分寫得十分淡泊:“山深泉語高,江上已平潮。寶鑑生蒼髩,紗窗瀾綠蕉”,後半部分筆鋒見轉:“世人輕進退,我獨重漁樵”,最後兩句“小子能聆教,天涯敢任勞”才正式點明詩人對後輩的厚望。很明顯,詩人當然不希望他的後代像一樣老死于山林之中,否則怎會有“天涯敢任勞”之說?詩歌大意:山高澗深,縣泉飛瀑,咆哮如畫(而下),到了農曆四月,江潮已經上漲到與江岸持平。明月昭昭,歲月如霜,兩鬢斑斑,白髮蒼蒼。蒙紗的窗戶,遙晃著芭蕉綠影。世穀之人一般都看不透進退維谷的至高境界。我卻甘願隱居山林,獨自過著江魚砍柴的漁人與樵夫的農夫生活。希望諸位子侄晚輩能夠傾聽教益,無論將來天涯海角,都要剛毅堅強,任勞任怨,要有豁達包容心,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社日(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為古代農民祭祀土地神的節日)這後,高空中有南歸的鴻雁開始向遠方飛去。長江河流開始到了潮汛期,水位開始上漲。浮雲淡薄,夕陽西下。一陣微風細雨,聽到打在嫩綠芭蕉葉上的雨滴聲。時代久遠的老寺中,會經常聽到誦經的聲間。依山而築的城寨,會忽然聽到砍柴的樵夫唱著山歌。中原地區何時能夠社會安定,人心思定,這才是我魂牽夢縈,苦思冥想的。

    仲蓮《戊子仲冬業師周武夷夫子同家叔尾孫(懶蠶)過訪遇雪散韻同和》是仲蓮和懶蠶及孟蓮公老友周武夷先生以散韻形式創作的詩歌,也從詩後自注“因父子繼游門下,故及之”中得知仲蓮和其子兩人同師周武夷先生的佳話。詩歌大意:酣暢淋漓的聚酒暢談情形,完全像高空飛舞的雪花,姪兒與尾孫(懶蠶)叔父的酒中情形,就像晉朝王導與謝安共同恒王宴,尾孫叔之激憤,轉見於色。姪兒之縱容,愈表於貌。塵俗仕途之事暫且擱置不談,開始到了居士世外、獨自明悟的時候了。人的一生為何任意想像無法接近的東西呢?既當如此,就應該涉留在此情緒激昂地豪爽痛飲一番,怎麼不情願推杯問樽,吟詩作對,不亦樂哉?都是孔夫子門下所教的儒家弟子,沒有高下貴賤、先後順序之分。姪兒仲蓮與兩子相繼遊學于周伍夷老夫子門下作弟子,同受“顏氏(顏子推)家訲“的訓導,共舉金西半球之酒向周伍夷夫子拜夀。

    又《遊山思再步前韻》中“楓林載雪堪留客,梅幹懸冰似索詩”,豐富的想像力令人咋舌稱奇。詩歌大意:又與授業塾師周武夷老夫子與尾孫(懶蠶)叔父同游山坡與原野,再和前詩原韻:楓林祖地的山坡上泥濘很深,淺陋的木屐顯得難移動腳步。捽著竹制的手杖,相互攜扶,保持平移到,防止路滑摔跤。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畏懼天寒地凍(世態炎涼),隱藏在藏墳的黑暗洞穴裡。住在山寺(北汰寺)的僧人,尋覓風景名勝的場所,禪悟靜修新的佛學境界。楓林祖地積著厚厚的一層白雪,足以讓遊客留下觀賞銀裝素裹的美麗雪景。懸在梅樹枝幹上的果子被冰雪凍結住,晶瑩剔透,璀璨奪目,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詩歌的靈感。空曠開闊的高坡原野上,風勢很緊,寒冷刺骨。多燒些楓林紅葉,溫酒取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