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陈厚植”

(2012-07-09 19:37:35)
标签:

杂谈

关于“陈厚植”

    无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艺术人才辈出,书画有成就者灿如繁星,宋代米芾、明代仰廷宣、清代陈厚植、安和等,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很大影响。他们为后人留下了珍贵墨宝,为无为的历史增添了翰墨清香。
    《无为县志》载:陈厚植 (1852~1930),字笃庵,号壶叟。雍南乡人。早年中举后任李鸿章幕僚20余年。后历任广德知州,招商局襄理,芜湖、杭州两地纺织厂经理。善画梅。1926年,弃官返里,行医作画。后在芜湖病逝。......清代,有专业中医或亦药亦医、亦儒亦医、亦农亦医的。无城镇陈厚植由举人而业医,人称中医泰斗......
    《安徽省名胜楹联辑注大全》载:在无城东稍偏北六十里许之新板桥村边,也即是曾经的马渡乡板桥村,曾有一个新板桥戏台。新板桥南临小河,河边有“菜浦滩”,当地还有“琵琶圩”。据说清末当地的一个有才名的举人陈厚植,写联“春傍板桥来,一剪梅香,有客临风吹铁笛,船穿菜浦过,三更月朗,何人隔水问铜琶。”(“一剪梅”为词牌名,“三更月”为曲调名)
    邢容钦遗著《无为旧闻琐话》“陈厚植画梅”:
    陈厚植,清末孝廉,与方六岳、卢秋浦齐名,拔贡陈东生之子。承父学,亦善疅梅。有“冷香疑到骨,琼艳几堪餐。(半醉临风折,清吟拂晓观。赠春无限意,和雪不胜寒。桃李有惭色,枯枝试并栏。)”(王珪诗句)之姿,题梅花诗,因人因地而异,清新隽逸,时论称之。陈为先伯任千公画梅题诗曰:“小阅沧桑秃鬓,茅檐坐数几番风。新年旧岁如流水,只在寒花一梦中。”先伯于清末民初从事地方公益事业;陈居合肥李鸿章幕府廿余年,曾任广德州知州、招商局襄办、芜湖、杭州等地纺织厂经理。陈原居东乡汤沟杨家坝村,与芜湖仅一江之隔。旧历年边,常嘱邻近贫家女购手帕,画梅花于其上,令携至芜湖出售,索价五角,人争购之。贫女因得脂粉资。七十七岁诞日,画墨梅于扇面,题以诗曰:“我与梅花为老友,见他七十七回开。为花写照如投辖,挽着春风莫放回。”风趣清奇,饶有韵致。

   【附】《无为旧闻琐话》“拔贡陈东生”(陈厚植其父):
    清拔贡陈东生,善画红梅。曾为曾国藩幕僚,因与已见不合,拂袖而去。归途经黄鹤楼,书一联于楼上,为时人所推许。联曰:“我从千里而还,看江上梅花,已开到红羊劫附近;谁谁云一去不返,听楼中玉笛,又吹出黄鹤归来。”上联“红羊劫”,指国家大乱。古迷信,以丙午、丁未年皆值中国有乱事之年。丙属火,色赤,未为羊,故云。下联取崔颢、李白诗句意。崔颢《黄鹤楼》中有“黄鹤一去不复返”句,李白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句。拔贡,据清制,每十二年由各省学政拔选品学兼优之地方儒学生员(即秀才),贡送入京,谓之拔贡。经朝考合格,一等任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其实已成空文,仅为生员之待遇而已。恐人不知,附记于此。
    “无为季氏二房(分)续修宗谱序”,为光绪辛卯科举人、前蒙城县教谕、江苏补用知县陈厚植撰序:
    木一本而千条,水一源而万派。天地生成之数日衍日蕃;祖宗庆祚之贻愈久盛。然论本源所在,非独姓氏昭穆之相承,尤视孝友贞卢之克守也。吾邑季氏,自炎宗迁居以来国更四姓,粤稽先世孝子顺孙、贞女节妇,焜耀志垂、光荣旌典代有其人,岂惟簪缨名门直为礼仪世族?信乎!子孙蕃昌皆由祖宗积累,云礽既盛,支派益繁,故其前世族谱:三房各纂,则考覈易精;分谱合验,则宗支不紊;洵变通之良法也。今其第二房续修宗谱问序于余,余考季氏得姓载籍,可稽大都季札、季友之后。夫吴承三让之风、鲁秉周礼之旧,垂为家法。不越孝弟之常,守望宗盟,永著门闾之盛。嗟乎!今之去周几何年矣,即去宋已远矣,势利中于人心,无千年不争不变之国民;彛根于天性,无五常暂断暂绝之时。季氏历世永久,其族弥光岂非先德留贻?世变而道不变之明效大验也哉!我生不顾于世无补,顾滔滔之天下,独眷眷于乡人,所冀各亲其亲、各长望长毋望祖训垂裕后昆,则世事纵不可知,望族终当日盛。季氏修谱,敬宗睦族之谊蔼然可见,故乐诵其祖德、卜其昌炽云。民国七年戊午季冬,光绪辛卯科举人、前蒙城县教谕、江苏补用知县陈厚植拜序并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