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一本书的重量》

(2012-02-12 15:20:39)
标签:

一本书的重量

宋体

无字真经

心经

英语疑难

杂谈

读《一本书的重量》

 

文中提到的《英语常见错误100例》,令我想起高中ZY在课外活动时时拿在手中咀嚼不已的《英语疑难析疑100例》。热爱读书的人,是越读越有劲,久面久之,就培养成嗜好,如嗜书、嗜读、嗜写,甚至发展到藏书、窃书之“痴迷酷好”。又有谁知道嗜书虫的取好心理,甚或于走火入魔,越陷越深,“误入岐途”心理。

记得刚上班时,不阅书报,应付过日子,直到有一天,室长让你试抄底稿,只得硬着头皮抄。但纷至沓来的是:一方面字迹潦草猜不准。另一方面草稿疏理不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能别字、病句、格式紊乱,甚至抄丢句子。当时领导具有相当文字功底的,对于文字稿是相当考校的,所以稿子都要亲自与室长斟酌研对的,但出现这样的事情,就象高中班主任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状……那件事给人的心理阴霾是一生一世的。也可能从那个时候起,开始了文化意识的启蒙,从学室长剪报,从学写博客,从学论坛评论等等,一步步方知读书的意义。从读书到买书,从买书到淘书,从不择手段淘书到穷尽手段窃书,或许从人的索取意识,自以为孔乙已“窃书不为偷”。但从另一角度讲,同道者、盗物者的心理未尚不如此。所以对于别人的好东西,就是再想据为已有,也是复制前提下的尽可能第一时间“从哪里来,还哪里去”。

“将心比心”、“扪心自问”啊!人是有强烈占有欲望的高级贪婪动物,就象高中看到一本“很难读懂的书”,于是就想千方百计搞懂它,但前提首先是寻寻觅觅“占有欲”,因为不能拥有,又怎么读到书的“千丝万缕”。但终究得不到《英语疑难》,所以只能心理阴霾、“藕断丝结”挥之不却。直到有一天,你终于昧着“良心”而偷看“玄经”,但偷得了《无字真经》,又怎么能偷得到“无字心经”?不属于你的心经,又怎么能得到你心经。二十年以后,偷偷地寄还了你的《无字真经》,才终于悟懂他的“无字真经”。那一刻,如释重负,“竟然一下子像缷了千斤重担后一样轻松”,从此“顽固的失眠症不再时常困着他”,再也不会“整天处在水深火热极度空间之中”,“他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做人无愧是多么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