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2016-08-20 16:08:35)《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邯郸市复兴区前进小学
一、课题研究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音乐课程标准》阐明:“音乐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受到传统学科教育体系的影响,在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欣赏教学还没有真正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教师普遍认为欣赏课较难驾驭,很难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枯燥乏味的聆听难以产生互动共鸣,甚至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淡化和回避音乐欣赏教学的现象。音乐教师会经常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怎么听?听什么?”“为什么学生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漫不经心?”“如何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参与音乐、体验音乐?”……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去研究解决。
综上所述,我们很有必要开展《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探讨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新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研究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二、研究目标:
(一)梳理总结出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在音乐教学中合理开展欣赏教学,提高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效率。
(二)让学生有效地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三)提高自身教科研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从教学实际出发,以课堂为实施阵地,开展课题实践研究,综合考虑学情、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调控、评价等各方面因素,研究分析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梳理出一套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新思路、 新做法,总结归纳出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使音乐欣赏教学更具有效性。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于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多方位感知音乐,提高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乐器”与音乐欣赏教学有机结合,以“奏”带“情”,激发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作能力,从而提高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三)将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融入欣赏教学,以“动”带“情”,带学生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提高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为主、结合调查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具体安排如下:
(一)调查分析法:
通过调查、教研、听课,分析梳理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为本课题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研究。
(二)文献资料法:
认真学习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面的著作、资料和相关成果,查找已有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的相关的资料、成果,进行验证和实践,促进《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相关理论内容的建构。
(三)行动研究法:
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论,解决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1、从欣赏教学设计入手,创设合理的活动目标,优化教学策略,让音乐欣赏教学设计更具可行性。
2、开展案例研究,课堂观察分析,进行音乐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案例交流及相关研讨活动,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活动,探索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优化教学过程,让音乐欣赏教学更具实效性。
(四)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回顾反思,进行总结提炼,最终形成相关文字性成果——论文《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及《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有效教学典型案例》。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三)研究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阶段(2016年4月)
1、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做好申报、立项及论证工作。
2、对我校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和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归纳,为本课题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3、基于小学音乐高年级欣赏教学现状和教学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阶段(2016年5月——2016年7月)
1、(2016年5月)认真学习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面的著作、资料和相关成果,查找已有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的相关的资料、成果,进行验证和实践,促进《小学音乐高年级欣赏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相关理论内容的建构。
2、(2016年6月——7月)从小学音乐高年级欣赏教学设计入手,创设合理的活动目标,优化教学策略,让音乐欣赏教学设计更具可行性。
第三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16年8月——2017年2月)
1、(2016年8月)观摩全国优质课案例资料,归纳总结出部分应用于小学音乐高年级欣赏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2、(2016年9月)以“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于音乐欣赏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案例研究,课堂观察分析,梳理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于小学音乐高年级欣赏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3、(2016年10月)以“小乐器与音乐欣赏教学有机结合”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案例研究,课堂观察分析,梳理出把小乐器演奏作为辅助手段,助推小学音乐高年级欣赏教学有效开展的教学策略。
4、(2016年11月)以“将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融入欣赏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案例研究,课堂观察分析,梳理出如何合理创设音乐实践活动来促进小学音乐高年级欣赏教学有效开展的教学策略
5、(2016年12月)通过教学实践,将初步梳理的小学音乐高年级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应用于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再研究,梳理归纳出小学音乐高年级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6、(2017年1月)对生成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不断充实整理案例集,并生成典型案例。
第四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17年2月——4月)
1、(2017年2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撰写课题论文。
2、(2017年3月)进行研究结论的最终论证,整理课题研究相关成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
3、(2017年4月)进行小学音乐高年级欣赏有效教学典型案例课堂展示。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二)《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论文。
(三)《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典型教学案例》。
七、研究条件:
(一)组织领导
我校承担多个省市重点课题的研究项目,省市各级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部门给予大力支持。我校在复兴区联片教研活动中担任前进片音乐学科的教研基地。几年来我校音乐教师已经形成的良好的科研氛围,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人员
我校音乐教研组在复兴区区联片教研活动中担任本片音乐学科的教研基地,研究者是该联片教研组组长,小学高级教师,河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已经被评为市中小学音乐学科骨干教师,邯郸市教研室音乐学科兼职教研员,复兴区文教体局教研室兼职音乐教研员,学校音乐学科带头人。本人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有多篇论文发表或在省市获奖,曾承担或主持课题研究工作,多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在全国、省、市获奖,为课题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和教学经验,特别是关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为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与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研究》的子课题《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的研究,已结题,2006年荣获邯郸市现代教育技术“十五”科研成果一等奖;参与河北省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高年级协作研究教学法的创新性研究》研究,已结题,2008年获河北省“十一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阶段成果评比三等奖;参与邯郸市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课堂中目标导学法的实践研究》已结题。2012年教学论文《让儿童在音乐的天空中翱翔》参加河北省音乐、美术教育论文评选获三等奖,并入选《中小学生态校园建设研究文集》一书;2015年论文《以课题研究为引领 创建特色品质校园》在《基础教育参考》发表。制作的教学课件《捉迷藏》在第三届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获优秀课件评选小学组一等奖。2012年音乐课《柳树姑娘》获第四届全国电视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一等奖;2013年音乐课《乒乓变奏曲》获河北省中小学学科教学评比音乐学科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14年河北省中小学学科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得校本课程学科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2015年荣获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教学实践评优赛项小学组一等奖。2012和2015年先后被授予“邯郸市师能标兵”“邯郸市师表标兵” “邯郸市优秀教师”“邯郸市艺术教育先进工作者”“邯郸市美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三)资料准备
本课题的正式研究工作虽然刚刚开始,但是与此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早在十一五期间就已经开始,并且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积累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和实际经验,特别是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学校“器乐进课堂”活动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本课题的酝酿期间,我们还搜集了大量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这些都为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硬件准备
我校有三个专用的音乐教室,教室里配备了多媒体、音乐五线谱电教白板、钢琴、多种打击乐器等设备。为音乐课题研究提供了优越的硬件环境。
八、课题参考文献:
[1] 余静.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J]. 基础教育研究, 2012- 13期:64-64.
[2]
吴琳
[3] 李梁. 小学音乐欣赏中想象能力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10-14期:228-228.
[4] 王晶. 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 文理导航旬刊, 2011-04期: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