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学生硬笔行书(连笔字)30课速成简介

标签:
书法教育文化 |
易学好练的行书
用锥型学习方法,知识的专一性像锥尖,精力的集中好比锥子的作用力,时间的连续性好比是不停顿地把锥子往前钻进,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形成的知识增长是优势积累,效果上比传统学习方法更理想,越是较短时间精通了这门学科,就越容易灵活运用。所以,带上放松的心情,花较短的时间就可以把字练好的。
正阳县书法教育中心结合多年的教学探索,推出的实用硬笔字笔画简单,剔除了毛笔字复杂的运笔动作,使人看上去清晰、爽快、平实。把写字作为一种实用技能熟练化,而不是不切实际的将写字艺术化,从而使人们的实用书写水平得以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
一、 将书法与写字分离。即艺术与技术分离。
人们一谈到练字,总感觉很难,并会引用前人的观点,如“字无百日功”等来诠释。其实我们现在写的硬笔字跟前人学写书法是有区别的 。
1、 工具不同。前人练字用的是毛笔,我们现在用的是硬笔(包括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硬笔的用笔比毛笔简单的多了。
2、 概念不同。写字与书法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写字是书法的基础,书法是写字的提高阶段或者称之为写字的艺术化。书法是给人欣赏的,既要讲究规范又要讲究个人的艺术风格。非一朝一夕能达到的。书法只是少数有志于书法艺术人的事业。对大多数人来说练字并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而是为了交际(比如考试、做作业、写信、起草文件等),只需要将字写得规范、端正、清楚,让人看了舒服就可以了。我们的方法立足摈弃用书法艺术的方式来教人写字,从实用的角度考虑,让人们花较少的时间,轻松写好字,以应付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
二、 初中以上直接学习行书
“行书”是常见书体中的一种,产生于东汉晚期。行书近于楷书而不象楷书那样拘谨端庄,近于草书而又没有草书那样恣放潦草。它的笔画连绵又清晰易人,是最实用的字体。初一以上的学生和成人练字可以直接学习行书。这似乎又和古人的说法:学书必须打好楷书基础,再写行书不一致。古人为什么提出学书必须先学正楷,再写行书呢?因为古人学书法都是在启蒙阶段就开始。学正楷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认字,了解字的笔画、结构等;二是打基础。古人写字都是用毛笔,要用好毛笔必须要求扎实的基础。但是我们现在不一样,练行楷对象是小学文化程度以上学生,经过认字阶段,常用汉字都会写,只是不好看而已。
行书不是楷书的快写,行书有自己的书写规律,相对楷书来讲有四点不同:改变笔顺、代笔、省笔、连笔。下面我们选择几个字进行比较。
http://s5/mw690/0016H6Utzy6JSS0GfGI84&690三、 注重方法
成功一定有方法。练字也是如此。以前很多人写不好字的原因是: 一、 不知道如何连笔,即使连起来也楷书的快写; 二、 感到乏味坚持不下来。万平练字的字母、数字法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字母、数字法就是通过字母、数字来理解字的连笔,既容易又有趣。对从来没有连过字的人,效果也十分明显。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字:
http://s7/mw690/0016H6Utzy6JSSaece206&690
在训练的过程中,采用字母、数字训练法。既可以提高训练效果,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练字的兴趣。
四、抓住重点
在常用的3500个字中,左右结构的字就有2054个,所以写好了左右结构的字就写成了大部分的字。
毛笔字重笔画,硬笔字重结构。左右结构的字绝大部分可以分成以下五种类型http://s4/mw690/0016H6Utzy6JSSe8vgD63&690
五、 重视整篇训练
我们练字的目的,不是单个字写好看就可以了,而是要整篇要写好,关键是一句话要写好;一句话要写好,关键是想邻的两个字要搭配好。所以在一开始训练,就将范字训练与组字训练相结合。并提出组字的要求:相邻的两字要紧凑,注意互相穿插、避让,大小相隔。不断对学员强化,培养整篇的意识。一种习惯的养成,主要在与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多次重复。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强调和使用,学员慢慢就培养了整篇的意识。一行字写起来就能做到大小相隔,疏而不空,密而不挤。整篇字既工整,又生动、活泼、美观大方。如下一行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