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关于哆发啦早教的专访
(2009-11-20 11:32:00)
标签:
早教早教中心育儿音乐 |
“孩子出生后,身为人父的变化,是年轻时所没有想过的。你会发现一个生命在慢慢长大,你对他的培养不能立竿见影,这是一件很具挑战的事情,需要家长的判断力、决策力以及对未来的展望。”黄歆泉表示,孩子能否有好的发展,父亲起到很大的作用。“家长对孩子未来所处的环境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的预期,直接决定了家长会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但同时,你会发现,孩子的生命是别人永远无法替代的,他也会为自己作出决定。因此,家长的作用就是进行大的策略性的规划,给孩子备足他所需要的好的元素,而真正成长则要靠他们自己。”生命的成长充满个性,只要基础的元素给足了孩子,你会发现他们成长的过程会“特别好玩儿”,会“有出乎意料的结果”。而这,是一种乐趣。
G( n5 w: h6 q. |,
r
孩子是事业转型的一半因素% ~,
F
“事业的转型当然有生活重心转移的原因,后者即使起不到决定作用,也至少有一半的原因。”黄歆泉表示,“有了之前的社会资源和个人经验的累积,我想早教领域就是我目前能够做得比较现实,且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作出成绩的领域,同时也是种社会需要。”$
l- r/ n6 ~6 A6 E- E
8 M# A( D$ Z9
h
“音乐人”家长转型开发早教课程2 e- c4 w5 }5 Z8 o: R) a
艺术课程是早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艺术课程特别是音乐内容,是在孩子还没有完全形成语言能力前,开发左右脑最好的手段,对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几乎所有早教机构都会把音乐作为最基本的学科。5
v' }$ G9 [3 E5 q- d
. n% Z( X3 H/ T1
{
“当我关心早教行业的时候发现,真正能够好好做起来的,比较有真东西的机构并不是特别多。很多早教机构相应的课程形式有,但是内容和质量并不是很高。”黄歆泉介绍说,进入这个领域后,也了解到早期教育牵扯到很多技术方面的东西,但比较辛苦的是,早期教育的音乐课程属于“交叉学科”,并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借鉴。
: ?, v$ H5 R*
D
“婴幼儿早教其实是个很综合的领域。”音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智能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幼儿阶段的音乐引导,能够帮助孩子在语言、表达、思维等方面先人一步成长,用律动的音符调节孩子的情绪,潜移默化中激发孩子多方面的潜能。“用音乐进行早教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孩子训练成一个职业音乐人,而是要让音乐产生的神奇力量在孩子们幼小的时候就融入到他们的身体中,以此来促进孩子们智能的发育、性格的形成、素质的培养。这会在他们长大成人后,带给他们意想不到的能力。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习过音乐的孩子,在学习外语方面都会比较轻松。”
然而,对黄歆泉来讲,以音乐为主导的早教缺的不是课程,好的教材也不愁招不来学生,最大的困难是没有现成教师。“学艺术的人不懂教育,学幼儿教育的人对于艺术又很业余,我的想法是把两者打通。”
于是,在黄歆泉的团队中,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其中,著名音乐人谷峰的名字最为醒目。身为人父的谷峰,有着黄歆泉一样的热情,其在加盟哆发啦早教机构后,联合了很多国内一流的音乐人共同参与哆发啦亲子早教课程的研发工作。
转型早教领域,多半“已婚人士”或“新晋爸妈”
黄歆泉介绍,除了谷峰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团队成员也都是因为生活重心的改变,而带来了事业上的变化。“音乐人都很单纯,他们生活的空间和环境都比较简单,原来只是想作出好的作品来让大家接受,但我跟他们讲,如今能够安静下来听音乐的人越来越少,更何况成人世界的音乐作品会有很多商业化的元素,在创作时就有很多苦恼的局限和限制。”我觉得一起做早教这件事情,可以给他们很多可发挥的余地。“相比成人,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更需要能够进行艺术上的‘浅出’,而‘浅出’比‘深入’更难。”
不仅是黄歆泉及其团队,很多从事早期教育,或者同青少年相关事业的人,不少也是因为生活角色的变化而产生的职业转型。记者从红黄蓝早教机构了解到,该机构全国80余个亲子园中,80%以上的园长都是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
“我小的时候接受的是专业音乐的学习,但是我认为那时并没有考虑到音乐对小孩子性格的培养这个问题。回想起来,我那时对音乐的学习并没有太多乐趣,更多还是技能上的提高。”黄歆泉的小孩今年开始上小学,“也算是检验我对孩子早教成果的时候了。”黄歆泉表示,孩子小时候非常喜欢一边弹琴一边哼唱,谈的每首曲子都希望有些变化,哪怕是最后一个和弦和别人不一样,也会有很大的满足感。“上了小学,儿子延续着这个习惯,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两条要求,一要有创造性,二要有意思。”
本报记者 王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