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奋辑潮头,“北京板块”量质双升
(2023-01-11 10:46:59)规模持续扩容,科创成色更足,资本市场中的“北京板块”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昨天(1月10日)举行的2022年首都资本市场年度大会上发布的《2022年首都资本市场报告》显示,去年全年北京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61家,截至年底北京A股上市企业达到460家,总市值共有21.16万亿元,市值排名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北京新增全球上市公司61家,包括A股43家、港股15家、美股2家,瑞士证券交易所1家。新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高。以A股为例,全年新增43家上市企业中有1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为28%。而近三年,北京IPO企业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例逐年上升,去年已经达到65%。
北京既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又是科技创新高地,拥有全国最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京持牌法人金融机构超过900家,金融资产总量超过190万亿元;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780家,总市值约40万亿元。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北京上市公司在融资、研发能力上均领先全国。
在融资上,2022年全年北京上市企业共完成85笔股权融资,融资金额2243.61亿元。北京上市企业共发行债券562只,融资金额20332.34亿元。报告显示,北京上市企业全年直接融资金额全国第一,融资能力强。在创新方面,2022年北京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总额大幅增长,三季报数据显示,北京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总额达到2523.94亿元,同比上涨19.32%,平均研发费用率为12.42%,均领先全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金融保障,强国复兴是现实与未来赋予金融领域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责任。新起点,再出发。北京将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头部企业,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完整畅通;对中小微企业,保持金融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减费让利助其轻装上阵,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