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禁放规定,健康祥和过年
(2023-01-06 16:04:12)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在今天(1月6日)上午召开线上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2023年春节期间,北京将继续严格执行全域禁放政策。
随着2023年春节脚步的临近,烟花爆竹是“禁”还是“放”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而较于往年,今年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更为焦灼。究其主要原因,主要还是经历三年新冠疫情,人们长时间被压抑的郁闷心情需要一次彻底的释放。更有人甚至这个问题其提到“文化流失”的高度,认为禁放烟花爆竹是对传统年俗文化的打击。
作为一种民俗,燃放烟花爆竹在中国已有上千年历史。但过去的“二踢脚”“小鞭”“呲花”,已然变身今天的“轰天雷”“开天炮”“礼花弹”,声音更响、“杀伤力”也更大。“燃放”所造成的负面后果越来越大,比如,加剧环境污染、制造噪音、引发火灾发生、导致人员伤亡……等等,尤其是在人员相对密集的大城市,烟花爆竹已经到了“非禁不可”的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民俗并非一成不变。近年来,国内大城市都作出禁放规定、设置了禁放区域,正是对“禁”“放”问题的回应。
“蓝天白云”来之不易。多年来,北京以抓铁有痕的力度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北京全年大气一级优天数增加了24天,优良天数总计286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近八成。但应看到,我们的生态环境向好基础尚不牢固,大气污染防治成果还需进一步巩固。空气质量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空气质量改善到一定程度时,会随着人为因素的干扰或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出现波动。因此来之不易的“蓝天白云”需要我们加倍珍惜、精心呵护。
眼下,疫情仍未彻底结束。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燃放烟花造成污染势必会加重患者病情。在医疗资源紧张背景下,一旦燃放烟花爆竹不慎受伤,不仅难以及时得到救治,还会加剧医疗资源挤兑。更让人揪心的是,燃放烟花导致消防和人身安全风险骤增。损害污染防治成果、消耗社会管理服务资源,让多数人冒冒着危险为少数人的“快乐”买单,孰是孰非、哪轻哪重不言自明。
按照《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本市五环路以内区域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自2020年以来,五环外各区结合实际,不断扩大禁放区域面积,陆续发布了区域禁放通告。自去年1月1日起,北京已实施全域禁放烟花爆竹,今年将继续严格执行全域禁放政策。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让我们摒弃旧观念、塑造新气象,自觉遵守禁放规定,不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理念、呵护“蓝天白云”,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祥和的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