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助企纾困,34条措施“服”“快”“准”
(2022-08-17 21:42:08)近日,《北京市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印发。8月17日上午,北京市召开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介绍《若干措施》制定的背景、主要考虑和主要内容。《若干措施》重点围绕涉企服务、网上办事、准入准营、扩大经营等5个方面,提出了34条改革举措。其中,为企业服务被放在突出位置。
企业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要让广大市场主体能够稳定预期、稳健发展。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政策工具“精准滴灌”、减税降费“放水养鱼”、营商环境“保驾护航”,方能够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使企业不仅能够正常生存,而且能够实现更大发展,从而聚合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帮助困难行业渡过难关,北京先后出台了《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18条、《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45条、《关于助企纾困促进消费加快恢复的具体措施》27条。于此同时,着力推进政策落实,加强统筹调度,相关部门现后出台了55个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让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惠及企业。
截至8月1日,今年北京全市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400亿元;社保缓缴政策惠及3.4万家企业约115万人,缓缴金额达到60亿元;国有房屋租金减免政策惠及6.3万家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金额近100亿元。目前,北京2022年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营商环境5.0版改革299项任务完成83%,市场环境更加公平便利,法治环境更加公平公正,投资贸易更加自由便利,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今年以来,在经济增长下行和多轮疫情冲击的双重影响下,一些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未来不确定性上升。广大市场主体是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键所在。
北京这次新推出的34条改革举措首先突出一个“服”字,坚持企业有所需、政府有所应,以更高标准提升服务质效;着眼一个“快”字,通过数字赋能、流程再造,以更大力度提升政策兑现和企业办事效率,实现审批快、办理快、见效快;锚定一个“准”字,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痛点堵点,出实招、见实效,切实解决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困难越多、阻力越大,越要为市场主体提供更良好的营商环境。千方百计助企舒困,必将为稳增长提供坚实的保障,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