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健康基石

(2022-07-06 11:47:27)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3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主要目标提前实现……昨天(7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一系列数据表明,健康中国行动实施成效明显。

人均预期寿命讲的不是人口实际平均寿命,而是指在当前社会发展水平条件下,结合其他各年龄层人群的死亡率,推算出新生代人群的预期寿命。比如,2022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是指2022年出生的婴儿可能活到的岁数。人均预期寿命和人均GDP结合起来,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指数的高低。

个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国家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经过70多年的发展,全国人均寿命提高了一倍还多。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突出位置,坚持预防为主,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有效控制健康危险因素,消除一大批重大疾病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

人民健康不仅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0197月,针对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保护重点人群,防控重大疾病,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并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此举也标志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正式启动。

健康中国行动实施3年来,人民群众健康素养稳步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得到逐步推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开展了多轮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清理整治环境卫生,以改造环境助力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城乡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各项健康环境指标持续向好。

下一步,我国将围绕健康中国建设目标,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从前端入手,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把预防为主理念落到实处;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促进,特别是针对妇女婴幼儿、中小学生、劳动者、老年人四类重点人群,实行网格式防护;防控重大疾病,围绕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四类重大慢性病防治,进行重点干预。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按照《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到2025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77.93岁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到203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以上。让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将向更高标准、更高目标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健康基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