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增收让百姓生活迈上新台阶
(2022-06-20 10:11:47)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北京立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千方百计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数据显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超过6万元,2021年达到75002元,2017-2021年年均实际增速为5.4%,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3%,快于城镇居民1个百分点,市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生活品质不断迈上新台阶。
抓发展确保增收。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归根结底要靠发展。2021年,北京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8万美元,继续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接近6000亿元……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北京经济成为增加居民收入的最大“蓄水池”,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品质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就业促进增收。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城乡居民收入的“主渠道”。据统计,北京从业人员由2016年末的1220.1万人扩大到2020年的1259.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始终控制在5%以内。面对疫情冲击,北京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快速反应、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有效应对,减负、稳岗、扩就业等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各项工作。在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确保高校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稳定,为实现城乡居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抓创业稳定增收。创业是促进增收的“富矿”,也是实现稳定增收的“源头活水”。近年来,随着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功能以及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的不断发展,北京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各类市场主体创建速度势头不减,充分彰显了北京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可以预见,伴随着一系列促进创新创业、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会涌现出来,为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开辟道路、创造条件。
鼓起来的“钱袋子”带来人们消费理念、消费模式的变化,收入的提高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数据表明,北京人均消费支出由2016年的35416元增加到2021年的43630元,其中服务性消费占比自2016年以来超过一半,2021年为57.1%。
进入新发展阶段,北京将牢牢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继续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我们坚信,伴随首都高质量发展进程的持续推进,北京市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品质一定会像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