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绷防汛之弦,赢得汛期“大考”
(2022-05-31 13:25:25)6月1日,北京全市正式上汛。据气象部门预判,今年汛期降雨突发性、局地性、短时雨强大的特点突出,对精准预警、快捷响应、高效处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汛期将至,市防汛办、各防汛专项分指、各区防指等相关部门单位从精细化入手,突出城市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预防,上千支防汛应急队伍备齐物资设备,信心百倍地迎接今年汛期“大考”。
赢得汛期“大考”,必须树牢人民至上情怀。防汛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首都城市运行安全,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具体体现。进入汛期,更是要时刻绷紧维护首都汛期安全这根弦,坚持防汛防疫两手抓、两不误。要强化底线思维,立足防大汛、抢大险,突出针对性、实效性,以临阵拒敌的紧迫感、闻“汛”而动的责任感抓实抓细防汛各项工作,切实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落实到每项具体工作中去。
赢得汛期“大考”,必须消除防汛死角盲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防汛工作来讲,不能发现各类隐患就是最大的隐患,发现隐患不能及时消除就是最大的失误。死角、盲区由于脱离常人视线,往往成为各类隐患的潜伏区。要坚决克服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想在事先、防在事前,下足绣花功夫、使出破茧干劲,增强对各种风险隐患的科学预见、对难点问题的精准把控,切实消除各种死角盲区和风险隐患,确保首都安全度汛。
赢得汛期“大考”,必须层层压实责任。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要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结合工作分工压实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防汛责任。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是今年防汛工作的重点内容;下凹式立交桥区、危旧平房、低洼院落、山区泥石流易发区等是工作的重点部位。进入汛期就进入了防汛决战时期,相关部门单位,尤其是防汛工作责任人,要牢记为民初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确保防汛救灾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防汛工作既考验相关部门及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责任担当,也考验一座城市的防灾救灾体系、应急管理能力水平。我们坚信,不管今年汛期形势如何复杂、任务怎样艰巨,只要全市上下同心、风雨同舟,就能筑牢防汛的铜墙铁壁,在今年汛期“大考”中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