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问题纳入“每月一题”彰显敢啃“硬骨头”

(2022-03-24 23:21:58)

近年来,随着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依附于互联网平台就业的劳动者规模迅猛增长。据统计,目前全国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新业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约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1%互联网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辟了广阔的就业舞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如何得到充分落实,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也就新业态从业者权益保护问题带来了他们的建议。今年年初,北京市更是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落实问题纳入2022每月一题”,聚焦新业态从业者权益保障的“难点”“痛点”,拟出台实施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规范平台用工、完善职业伤害等社会保障制度措施,填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的“真空”地带。

通过互联网平台分包,就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在现实中,劳动者与平台间的用工关系情况越来越复杂。平台自营、商户自营、众包配送、物流供应商及代理商提供物流配送等模式,不同的模式也意味着配送员所属的单位不同,这也会造成平台责任不明确、平台与劳动者关系模糊、劳动者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缺乏保障等诸多问题。无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落实问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要不要碰硬骨头,检验初心与使命;敢不敢啃硬骨头,检验决心与意志;能不能啃下硬骨头,考验能力与水平。“每月一题”机制,是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重要抓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落实问题纳入“每月一题”彰显了敢打“攻坚战”、敢啃“硬骨头”的精神与作风,体现了不畏险阻、迎难而上,锐意改革、担当作为的信心和勇气

据了解,去年9月出台的北京市《关于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落实问题在平等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安全、休息休假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最近本市人社部门又对新就业形态领域头部企业进行了集体合同备案,合同涵盖了劳动合同管理、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保险福利、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保障等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内容覆盖职工约31.8万人。

“利锋火里炼,山径险中开。”破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落实难题,必须从改革中找出路,从实践中找答案。可以预见,随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落实问题被纳入“每月一题”一条不同于传统就业形态的维权路径将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