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标签:
宋体fx9分数的再认识gb2312彩笔 |
分类: 教学设计、论文 |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上第34—36页。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发展数感。
三、教材简析
四、教学重、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了解起点,引入新课
1.猜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玩猜谜语游戏吗?请注意听: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谜底各打一个数
师:这些都是什么数?
生:分数(板书:分数)
师:对于分数你认识了多少呢? (板书:认识)
2.提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要对分数作进一步的研究(板书:再),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会对分数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3.复习旧知,为新知铺垫:
看图写分数:
http://s11/middle/3c793d6fx9aaab5bc4a4a&690
选择其中表示1/2 的图进行讨论。
师:在表示1/2 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是怎么分的?分的对象相同吗?)
生:都是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的1份。不同的地方是平均分的对象不同,有的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教师追问:这里是把谁看作整体“1”?一份是几个?这个整体“1”还可以指哪些呢?
(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分数意义
活动一:拿彩笔
1、创设情境,请学生分别拿出三盒彩笔的1/2(其中有2盒水笔都是8支、有一盒是10支)。
师:这里有三盒彩笔,你能从每一盒彩笔中分别拿出1/2吗?
教师请三位学生到讲台前,并问台上学生:你们准备怎么拿呢?
生:我准备把全部水笔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师: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他们拿的支数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师: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彩笔的1/2,拿出的彩笔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轻声交流一下。
生:彩笔的总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也就是整体“1”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所有的彩笔都拿出来,并告诉全班同学总支数是多少,1/2是多少支,验证刚才的结果。
师: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总支数不一样,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数却不一样。板书:
师:如果这盒彩笔有20支,它的1/2是多少支?如果这盒彩笔有100支呢?你又有什么发现?板书:
http://s15/middle/3c793d6fx9aaab5ea1a6e&690
小结:同样是取出1/2,总支数越多,具体的数量也就越多。
活动二: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你会判断吗?
http://s3/middle/3c793d6fx9aaab6271d92&690
师:其他同学也是这样想的吗?
3、如果我们班人数的1/4与五年七班人数的1/4进行拔河比赛,你认为公平吗?
看来分数的这个特点对我们的生活还有很大的帮助呢。
活动三:辨一辨,说一说
1、小明看了《童话故事》的1/3,小军看了《数学世界》的1/3,谁看得多?
如果小明看了《童话故事》的2/3,小军看了《数学世界》的1/3,谁看得多?
小结: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
(三)辨析应用,进一步巩固对分数的理解认识。
活动一:请1个同学站起来,请学生先后说出这位同学占小组人数、大组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全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生:因为总数一直在变化。因为整体“1”是不同的,所以分数也就不同。
板书:
http://s16/middle/3c793d6fx9aaab645973f&690
活动二:选一选:
活动三:估一估:
http://s16/middle/3c793d6fx9aaab68295ff&690
请学生在本子上写出结果,并说说思考过程。
(四)巩固延伸,反馈分析
1、看图说数:
(1)蓝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要使蓝圆个数占整体的1/2,怎么改?(可以增一增、换一换、减一减)
(2)绿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绿圆个数占蓝圆的几分之几?
(3)红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红圆个数占蓝圆的几分之几?点绿圆的几分之几?
(五)全课总结。
师:分数再认识,再认识了什么?
总结:分数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的量就不同;具体数量相同,对应的整体不一样,用来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
(六)课堂作业
《分数的再认识》设计意图与反思:
教后反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