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炮弹树:果实爆炸是谣传

(2019-06-27 21:31:51)
分类: 胜日寻芳

炮弹树:果实爆炸是谣传

——胜日寻芳(316

炮弹树:果实爆炸是谣传

炮弹树Couroupita guianensis Aubl,玉蕊科炮弹树属常绿乔木。

炮弹树,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原产地为南美洲圭亚那、巴西和加勒比海地区。

关于何时引进到中国,台湾出版的《杨氏园艺植物大名典》记载了台湾引入炮弹树的时间:“1909年间引入台湾。1970年张碁祥氏由新加坡引入。”

至于炮弹树何时引进中国大陆,由于未能从植物学著作中找到记载,只能从大型植物园的网站上找线索。查国内十多家大型植物园的网站,发现只有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暨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网站介绍了引种炮弹树的情况。

其中版纳园的网站刊登有关文章4篇,2017127日刊登的《版纳植物园引种的炮弹树开花》中提到:“版纳园最早的引种记录是1991年,从泰国引种,定植于藤本园,后面还有多次引种,最近一次是2004年从马来西亚引种,定植于百花园喷泉边上,现在还有11株,生长良好。” 201965日刊登的《不会原地爆炸的炮弹树陆续开花》中提到:“版纳植物园百花园、树木园、藤本园、苏铁园、综合保护区等多个专类园区均有种植炮弹树,目前百花园孔雀湖边种植的12株炮弹树中有几株均已抽出花序,预计可连续开放出数十朵花,请广大游客趁此时机前往观赏,一睹‘老茎生花’的奇葩芳容。”

华南植物园的网站刊登引种炮弹树的文章3篇,但均未提到引种时间,只是在2012511日刊登的《花艳果硕的炮弹树》提到:“因其引入的时间短,虽没有艳花绕干的惊奇,却让人欣喜雀跃。”但这个“短”是多少年,没有再交待。笔者在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发现有孔令锋于20081020日在华南植物园温室内拍摄的炮弹树照片,由此看,其引种时间至少在20081020日之前了。

上海辰山植物园的网站刊登有关文章4篇,201269日刊登的《辰山珍奇植物馆炮弹树老茎生奇花》提到:“辰山植物园于20108月从广西南宁引进至温室栽种,如今已叶繁花红,为典型的热带雨林的‘老茎生花现象’,甚是好看。”2015年、2016年刊登的介绍园内炮弹树开花文章,也都提到此事。

既然辰山园的炮弹树引种于广西南宁,那南宁引种炮弹树肯定会更早,但以“绿城”自居的南宁似乎是珍奇花木太多了,对引种炮弹树的事未作任何宣传,笔者也就无从找到相关资料,只好从略。

综上所述,中国大陆引进炮弹树的省市已有云南、广东、广西、上海。引种最早的可能是云南,时间为1991年。

由于植物学著作没有收录炮弹树,而介绍炮弹树的多为“植物奇观”类的非专业书籍,笔者觉得有必要依据中科院下属植物园提供的资料,对其作些更详细的介绍。

炮弹树(Couroupita guianensis Aubl.)为玉蕊科落叶大乔木,株高达18-30m,叶簇生枝端,成螺旋状排列。干生花,5-8月盛放,总状花序悬垂;花艳丽,气味香醇,花瓣如浅碟状,内侧粉红或深红色,外侧淡黄色;聚生雄蕊极其特殊,二型,一种较长,一种较短,短的形如毛刷,长的状似海葵的触须。果实球形,茶褐色,直径15-20,浑圆如生了锈的古代炮弹而得名。艳花硕果缠绕于干,甚是奇特,被视为珍奇的热带庭园树木。(见《花艳果硕的炮弹树》。作者华南植物园温室管理部陈新兰。2012511日发布于华南植物园网站)

炮弹树花朵排列为总状花序,花瓣朱红色,十分艳丽,56枚花瓣开展如碗状,环抱住中央一枚联合成U型的雄蕊群。雄蕊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明显分化,这种现象称为“雄蕊异型”。其中花丝比较长的雄蕊联合成顶端分裂如海葵状的触须,伸出花冠外,花粉在功能上是败育的,主要是为传粉者提供食物。而另一种花丝较短的雄蕊,基部联合成圆盘状的毛刷,藏于花冠内部,花粉是可育的,可以让另一朵花授粉成功后结实。(见《不会原地爆炸的炮弹树陆续开花》。作者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部专类园管理2组莫海波。201965日发布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网站)

炮弹树是典型的老茎生花植物,总状花序从树干上长出,长可达一米以上。(见《版纳植物园引种的炮弹树开花》。作者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部专类园管理1组毛延佳等。2017127日发布于发布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网站)

植物学家告诉我们,炮弹树的花之所以长在主干上,是因为那里比较空旷,花朵更容易被昆虫发现和光顾,从而获得较多的授粉机会,有利于繁衍后代,这也是热带雨林植物老茎生花结果的一种生理现象。(见《科技日报:B-o-m-b——炮弹果落地的那一声回响》。作者科技日报记者赵汉斌、通讯员莫海波。2019610日发布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网站,来源《科技日报》)

炮弹树,中文名源于该植物的英文名“Cannonball tree”(注:“Cannonball”意为炮弹。“tree”意为树),形容其果实像炮弹。(见《版纳植物园引种的炮弹树开花》。作者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部专类园管理1组毛延佳等。2017127日发布于发布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网站)

炮弹树不仅花朵奇特,连结出的果实也十分有趣。它的果实球形,茶褐色,直径约15-20厘米,像极了生锈的古代炮弹,当成熟果实从树上掉落还会发出一声闷响,故而得名炮弹树。炮弹树的果实看似充满了水分和果肉,但实际上成熟后的果肉有十分刺鼻的臭味,并不能被人类食用。网上盛传炮弹树的果实是十分危险的,落地后会原地爆炸并造成路人伤亡等,但这些传闻都是不可信的。实际上炮弹树的果实外壳十分坚硬,成熟后也不会轻易裂开,更不会引起爆炸。(见《不会原地爆炸的炮弹树陆续开花》。作者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部专类园管理2组莫海波。201965日发布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网站)

在玉蕊科植物中,炮弹树的花具有最香醇的气息,在柬埔寨暹粒等地,妇女怀孕时会取炮弹树的花朵作为安胎之用。在有的地区,因这种花香气袭人,也会被用于制作香水及化妆品。……它还有吊瓜树、吊灯树或叶子媚树等别名。这种树性强健,耐热、耐旱,抗风、抗污染,被视为珍奇庭园树木,无论开花或结果,皆能吸引游客驻足观赏,被全球热带地区作为观赏花木引种栽培,也是许多著名植物园必备的植物之一。(见《科技日报:B-o-m-b——炮弹果落地的那一声回响》。作者科技日报记者赵汉斌、通讯员莫海波。2019610日发布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网站,来源《科技日报》)

炮弹树:果实爆炸是谣传

炮弹树:果实爆炸是谣传

炮弹树:果实爆炸是谣传

炮弹树:果实爆炸是谣传

炮弹树:果实爆炸是谣传

炮弹树:果实爆炸是谣传

炮弹树:果实爆炸是谣传

均于201955日摄于新加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