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雀儿舌头:雀舌叶子断肠草

(2017-09-30 20:56:18)
标签:

雀儿舌头

黑钩叶

断肠草

雀舌木属

分类: 胜日寻芳

       雀儿舌头:雀舌叶子断肠草

                   ——胜日寻芳(182

http://s6/mw690/0016EbTuzy7eEfml6qF65&690

雀儿舌头,大戟科雀舌木属植物。

中国本土植物。除黑龙江、新疆、福建、海南和广东外,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生长于山地灌丛、林缘、路旁、岩崖或石缝中。

最早以“雀儿舌头”之名收载此植物的可能是1972年出版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二册。该书称其“叶卵形至披针形”,我猜可能是叶形有点儿像雀舌,所以就叫了雀儿舌头。

《新华本草纲要》(第二册)提示雀儿舌头之名流行于北京,而《中国植物志》提示,该名流行于华北。从该名这么明显的儿化音来看,感觉是从北京流传到周边地区的。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还提到它的别名为黑钩叶。《中国植物志》提示“黑钩叶”之名出自《植物学名词审查本》。《植物学名词》于1992年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查委员会审定正式公布,但《审查本》成书于何时不得而知,因《中国植物志》列举雀儿舌头资料来源时提到1972年出版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所以可以推断《审查本》的成书时间会早于1972年。而《新华本草纲要》(二册)提示,“黑钩叶”一名出自《秦岭植物志》。《秦岭植物志·第一卷·种子植物》1-5册先后出版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第一册出版于1970年,所以要想知道哪本书首载“黑钩叶”,还需找到《审查本》和《秦岭植物志》进行比对。因本人未能找到上述书籍,还望饱读的专业人士指教。至于“黑钩叶”之名字由来,也未查到相关资料。

《中国植物志》还提示,雀儿舌头在河北、内蒙古也称“断肠草”。以“断肠草”为别名的植物有多种,共同特点就是有毒。《中国植物志》提到雀儿舌头:“叶可供杀虫农药,嫩枝叶有毒,羊类多吃会致死。”因雀儿舌头有这种功能,有人在探讨将其制成生物杀虫剂的可能性。

《中国植物志》还提到雀儿舌头“为水土保持林优良的林下植物”。北京紫竹院公园就是将其作为林下护坡植物种植的。

雀儿舌头也是中药,《新华本草纲要》(二册)提到其功效:“根:用于腹痛。”《中华药海》称其“功能主治”为:“理气止痛。用于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寒疝腹痛,下痢腹痛。”

http://s16/mw690/0016EbTuzy7eEfnEkYn3f&690

http://s4/mw690/0016EbTuzy7eEfoBoH143&690

http://s10/mw690/0016EbTuzy7eEfqg5p769&690

http://s9/mw690/0016EbTuzy7eEfrtoHSe8&690

http://s4/mw690/0016EbTuzy7eEfsz5Ht63&690

http://s7/mw690/0016EbTuzy7eEftPbIa36&690

以上照片均于2017912日摄于北京紫竹院公园。

http://s11/mw690/0016EbTuzy7eEfv9HQe1a&690

http://s13/mw690/0016EbTuzy7eEfwkhQM8c&690

以上2张照片于2010622日摄于北京十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