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宋代已传入中国

标签:
胡萝卜绍兴本草 |
分类: 胜日寻芳 |
http://s7/mw690/0016EbTuzy7cssSkQCi56&690
2016年5月11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跃区二区。
胡萝卜,伞形科胡萝卜属植物。
胡萝卜是从国外引进的蔬菜。原产地为亚洲西南部地区。约在12世纪传入中国。
对于名字由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微似萝卜,故名。”
据说胡萝卜是从波斯传入的。古人往往把中国北边和西边的地方称“胡地”,从那边传入的东西往往会在名字中加个“胡”字,以标识身份。胡萝卜与中国本土萝卜有些近似,所以就叫了“胡萝卜”。
一般带“胡”字的东西,传入时间都比较早,而传入晚的东西渐次加“海”、“番”、“洋”等字。所以从名字看传入时间应该比元代早。《中华本草》提示,“胡萝卜”之名出自南宋的《绍兴本草》。
查《绍兴本草校注》果然有“葫萝卜”条目,内容为:“味甘,平。无毒。主下气,调利肠胃,乃世之常食之菜品矣。然与芜菁相类,固非一种。处处产之。以本经不载,今当收附菜部。绍兴新添。”从记述看,胡萝卜已广泛种植,并成家常菜,似传入已有时日。但最后的“绍兴新添”又透露,之前的本草类书籍没有收录,似乎这种东西又传入的不是太久,不然早被之前的本草书籍收入“菜部”了。从这种矛盾的记述看,胡萝卜传入的时间离此书刊刻的时间(1159年)不会太近,但也不会太久,最有可能在北宋时期。所以网上有说13世纪传入的,有说12世纪传入的,我认同12世纪。
元代成书的《饮膳正要》也收录了胡萝卜,其内容:“味甘,平。无毒。主下气,调利肠胃。”似是抄录的《绍兴本草》。
李时珍介绍胡萝卜功用时说:“生、熟皆可啖,兼果、蔬之用。”我对此深以为是,60年代吃不上水果,我就偷母亲炒菜用的胡萝卜,当水果吃,觉得又脆又甜。现在的水果多得是,自然用不着生吃它了。
但作为蔬菜,最好还要多吃。胡萝卜含有大量贝塔胡萝卜素,吃了能转化成维生素A,保护眼睛和皮肤,爱美一族,拥抱胡萝卜吧!
http://s12/mw690/0016EbTuzy7cssXg9J1bb&690
2016年10月28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锦苑一区。
http://s5/mw690/0016EbTuzy7cst6OIkIe4&690
2016年5月11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跃区二区。
http://s12/mw690/0016EbTuzy7cst8hOTVab&690
2016年6月6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跃苑二区。
http://s2/mw690/0016EbTuzy7cst9xQBPe1&690
2015年6月15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跃苑二区。
http://s8/mw690/0016EbTuzy7cstbIc7Rc7&690
2016年5月11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跃区二区。
http://s8/mw690/0016EbTuzy7cstd8wybb7&690
2016年5月11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跃区二区。
http://s2/mw690/0016EbTuzy7cstiMJwt91&690
2017年6月20日摄于北京回龙观文华市场荒地。
http://s14/mw690/0016EbTuzy7cstk9D89ed&690
2017年7月2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跃苑三区。
http://s5/mw690/0016EbTuzy7cstqkbf634&690
2017年7月2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跃苑三区。
http://s14/mw690/0016EbTuzy7cstsDfFX4d&690
2016年6月22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跃苑二区。
http://s5/mw690/0016EbTuzy7cstxbOdK34&690
2017年6月20日摄于北京回龙观文华市场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