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共牡丹争几许:蜀葵(单瓣花)

(2016-08-17 06:49:52)
标签:

蜀葵

卫足葵

熟气花

陈标

分类: 胜日寻芳
    能共牡丹争几许:蜀葵(单瓣花)
          ——胜日寻芳(51之一)

http://s11/mw690/0016EbTuzy746X3VbgSca&690
2015年5月27日摄于北京回龙观和谐家园二区。
   蜀葵,锦葵科蜀葵属植物。
   蜀葵,是中国本土植物。秦汉成书的《尔雅》已收录记述了蜀葵。其“释草”中说:“菺,戎葵。”《尔雅注疏》中提到:“郭云:今蜀葵也。似葵,华如木槿华。”
   《尔雅注疏》解释了名字的由来:“戎、蜀,盖其所自也,因以名之。”也就是说,因为它叶子像葵,出自西蜀,所以就叫了蜀葵。
   清代人陈洖子在《花镜》中提到,蜀葵还叫“卫足葵”,“言其倾叶向日,不令照其根也。”不过现在很少听到人们这么叫了。
   我母亲说此花的名字是“大熟气花”(锦葵是“小熟气花”),因为母亲是口说的,我只知道“熟气”二字的音没有错,但是不是这两个字就不敢肯定了。我们的老家是饶阳,看来那一带这么叫它。此名由来,母亲没有说,我至今不知,有知之者请不吝赐教。
   《本草纲目》在介绍蜀葵时,除了讲药用功能,还提到:“其秸剥皮,可缉布作绳。”看来明代对它的利用很充分。
   《本草纲目》说其花“有深红浅红紫黑白色。”《花镜》说:“有大红、粉红、深紫、浅紫、纯白、黑色之异。” 从拍片的情况看,确如书中所言。
   另外,蜀葵还有复瓣者,花型颇似牡丹。唐代诗人陈标在其《蜀葵》诗中提到此事很感慨:“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深红数百窠。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嫌处只缘多。”看来现在各小区都大种蜀葵,还是唐代遗风呢。
   遍地蜀葵,拍的片子自然多,它又那么好看,选片时就选多了,只好将其分为“单瓣”、“复瓣”、“群株”3组,分别发出 。
http://s9/mw690/0016EbTuzy746X5v1TGf8&690
2015年6月26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跃苑二区。

http://s5/mw690/0016EbTuzy746X6Sgf2b4&690
2015年6月5日摄于北京回龙观云趣园三区。

http://s14/mw690/0016EbTuzy746X8kmDPfd&690
2016年5月31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跃苑东四区。

http://s6/mw690/0016EbTuzy746X9yyzzc5&690
2015年6月5日摄于北京回龙观云趣园三区。

http://s15/mw690/0016EbTuzy746XaLuhgee&690
2015年5月27日摄于北京回龙观田园风光。

http://s10/mw690/0016EbTuzy746XbZENz89&690
2016年5月31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跃苑东四区。

http://s12/mw690/0016EbTuzy746Xdq1wD0b&690
2015年5月27日摄于北京回龙观田园风光。

http://s15/mw690/0016EbTuzy746Xf8gI6be&690
2016年6月6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跃区二区。

http://s3/mw690/0016EbTuzy746XgVFfAc2&690
2015年5月27日摄于北京回龙观田园风光。

http://s13/mw690/0016EbTuzy746XipVDuec&690
2016年6月6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跃区二区。

http://s4/mw690/0016EbTuzy746XjORPR23&690
2015年5月27日摄于北京回龙观和谐家园二区。

http://s2/mw690/0016EbTuzy746Xl9H4Bf1&690
2016年5月31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跃苑东四区。

http://s12/mw690/0016EbTuzy746XmD9Bp7b&690
2016年6月2日摄于回龙观龙禧苑一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