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招生考试语文训练题
(2008-11-02 15:26:24)
标签:
2009年云南三校生高职考试教育 |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炽热
B、 唆使
C、 小憩
D、 显赫
2.下列每个词中都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自暴自弃
B、 扬长而去
C、 欢渡春节
D、 流言飞语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
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
这一技术。
③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模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
A.毕竟
C.究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老师批评他违反课堂纪律未免小题大做。
B、一时间,满天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C、对于这次活动,同学们有的赞同,有的反对,有的主张改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D、光大商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故宫博物院新近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B.谁能否定努力钻研科学技术是没有用的呢?
C.读了你的信,我好像有了十足的信心。
D.进入2000年以后,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6.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那只狗好像听懂了主人的话似的,流出了悲伤的眼泪。
②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③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④他委实是支撑不住了,他的一双眼皮像有几百斤重,只想合下来。
A. 比拟
B.比喻
C. 比喻
D.比拟
7.指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得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是临场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B、他完全知道这件事应不应该谈?
C、 “好吧,”我伸胳臂叫道:“走!”
D、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些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纪传体通史《史记》是司马迁编著的,编年体通史《左传》为左丘明所写,《汉书》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B、《家》、《春》、《秋》是我国作家巴金的代表作品,合称“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合称“激流三部曲”。
C、老舍是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其代表作中小说有《骆驼样子》、《四世同堂》,剧本有《龙须沟》、《茶馆》。
D、鲁迅的《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
9.依次填人下列空白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坚持国际性、经典性、民族性、创新性、群众性和参与性的
原则,着力于(
A、 吸收世界优秀文化
B、弘扬中华民族艺术
C、 吸收世界优秀文化
D、 吸收世界优秀文化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阳碾成尘。
A.前两句写花开。“影”指杏花在池中的倒影。杏花临水,岸上杏花和池中倒影都占尽春光。
B.后两句写落花。意思是杏花被春风吹落,如雪飘飞,坠人清池,也绝对胜过委身泥中而任人践踏。
C.前两句主要写景,用的是比喻,后两句主要是抒情,用的是拟人,后两句写落花如人一样失意,表现落花那种失意时,宁肯受贬斥也决不甘心受屈辱的品格。
D.这是一首咏物写志的诗。诗人借咏杏花,含蓄地表现自己志洁行芳、义不可辱的高贵品质。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语段,完成11—1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
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画影的李冰。
四川有幸,中国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
冰,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断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
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是——,是——,是——,它要实施
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
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
前不久我曾接到一位极有作为的市长的名片,上面的头衔只印了“土木工程师”,我立
即追想到了李冰。
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
纲领。
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
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遥相呼应。
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
(“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
圭臬。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巳风干,松脆
得无法翻阅。
他没有料到,他治水的韬略很快被替代成治人的计谋;他没有料到,他想灌溉的沃土将
会时时成为战场,沃土上的稻谷将有大半充作军粮。他只知道,这个人种要想不灭绝,就必
须要有清泉和米粮。
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澈的人类学的
思考。
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人们到这儿一次
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
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戒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
样。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是显
出超乎寻常的格调……
11.选文节选自《都江堰》。有人赞扬该文持论新颖,见解独到。选文部分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文句是“
。”
12.就选文部分的内容来看,作者除了盛赞都江堰及其建设者,还表达了怎样的现实政
治思想?
13,依次在文中横线处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浚理
A、①②④③
1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一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15、结合选文内容,解释“冰清玉洁”的含义。
16.“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句中的
“硬扎扎”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三、阅读下面白话文,完成17—21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蟑螂逃跑的速度令人惊叹。它为什么逃得这样快呢?蟑螂身体的后部有一对特殊的尾
须。每根尾须上有许多细软的绒毛,一有轻微的空气流动,它们就缩到孔里。这些气体也许
只是蟾蜍鼓动舌头引起的,也许是扑来的手或扇过来的报纸引起的。当尾须上的绒毛吹动
时,立即将信号传到一根贯穿蟑螂全身的神经上,再迅速传到控制腿部肌肉的神经上,这时
蟑螂便逃之天天了。如果这只蟑螂犹豫不决,那它就会一命呜呼!康奈尔大学凯默黑博士用
蟾蜍和蟑螂来研究蟑螂尾须上绒毛的敏感度。他发现蟑螂是在蟾蜍的舌头伸出嘴之前的
16/1000秒时逃跑的!蟾蜍只要张开嘴动一下舌头,就足以刺激蟑螂尾须上的绒毛。蟑螂腿
部的运动是受肌肉中的神经支配的。这种支配竟可以达到即使去掉蟑螂的头,它也可照样到
处走动几天的程度,这才是真正的自动呢1
17.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文中“逃之夭夭”就是“逃跑”的意思,“一命呜呼”就是“死亡”的意思。
B、这一段选自《蟑螂的习性》,这篇文章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C.这段文章的中心是说明蟑螂身体的后部有一对特殊的尾须。
D.“它为什么逃得这样快呢?”一句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起到了领起下文,引
起思考的作用。
18.在这段文章中,作者综合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 定义说明
B.解释说明
C.解释说明
D.数字说明
19.蟑螂逃跑时的信号传递的过程是
A. 空气流动→绒毛被吹动→传到蟑螂全身神经→传到腿部肌肉神经→腿部运动
B.蟾蜍鼓动舌头→绒毛被吹动→传到蟑螂全身神经→传到腿部肌肉→腿部运动
C.空气流动→绒毛被吹动→传到控制腿部肌肉的神经→腿部运动
D.空气流动→绒毛被吹动→传到一根贯串蟑螂全身的神经→传到控制腿部肌肉的神
经→腿部运动
20.划分下面复句的层次,并标明关系
每根尾须上有许多的细软的绒毛,一有轻微的空气流动,它们就缩到孔里。
21.这段文字说明了蟑螂的什么特征?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6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
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
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
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
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2.这首诗描写的顺序是
A. 空间/顷序
C.事件发展顺序
23.本诗最后一段反映诗人的思想是
A.
对寒士的同情与爱护
C.感时伤事,忧国忧民的情怀
2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俱”正确解释是
A.
具有
C.全,都
25.翻译“长夜沾湿何由彻”正确的一句是
A. 湿漉漉的漫长夜晚,怎能使人彻悟!
B.漫长的夜,沾湿的床,怎能睡到天明!
C.漫长的夜,沾湿的床,如何挨到天亮!
D. 长长的夜晚,湿漉漉的环境,怎能挨到天明1
2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体裁是
A.
言古诗
C.七言律诗
五、应用文改错(指出错误之处并加以修改,每改对一处得3分,共12分)
下面是一则通知,请指出错误之处并加以修改。
通知
由于连日阴雨不断,原定于明天的全校春游活动改期,至于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在夕阳下
徜徉于芳草萋萋的山脊,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励志职业中学校长室
①
②
③
④
六、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O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O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O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O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6年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一、1、B
二、11.D
三、15.C
四、20.①生命已衰老。
23.A
五、①去掉“人际”,将“调节”改为“联系”。②去掉“关键’’或“很大程度上”。③把“交流”改为“桥梁”。④去掉“、,’⑤把“老师从学生”改为“学生从老师”。
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