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01409475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广州光孝寺东西铁塔
(2007-11-19 22:33:21)
标签:
光孝寺
铁塔
广州
人文/历史
古建筑
古塔
历史
佛教
考古
旅游
分类:
岭南古塔寻踪
2007年九月在广东出差,周末想去看看名胜古迹。网上查到广东的文物保护单位多是革命相关的“假货”,真正的古迹为数不多。但是广东境内却有不少古塔值得一游,仅广州城内就有好几座,于是周六一大早起来,坐上长途车直奔广州。
广州民谚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广州光孝寺是广州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佛教名刹,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广东佛教协会也在这里。该寺最初是南越王赵佗(22O 一265)第三代子孙赵建德的住宅。三国时吴国都尉虞翻因忠谏吴王被贬广州,住在此地,并在此扩建住宅讲学,虞翻死后,家人把住宅改为庙宇,命名“制止寺”。东晋时期,西域名僧昙摩耶舍来广州传教时,在此建了大雄宝殿。唐宋时期,该寺改为“报恩广教寺”。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改名光孝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在“西门口”地铁站下车,再走几步路就到了这座千年古刹。不过中国传统的木制建筑都似乎命运不佳,原建筑早已数次毁于历代战火,今天看到的庙宇楼阁多是明清之后的重建复制品。但是这里却有一件保存了千年的稀世珍宝--东西铁塔。
东西铁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两座铁塔。其中西铁塔建于五代南汉大宝六年(963),比东铁塔早建4年。该塔是南汉皇帝刘鋹的太监龚澄枢与他的女弟子邓氏三十三娘联名铸造,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抗战期间因房屋倒塌,压崩了四层,今仅存三层(该死的小日本!)。东塔铸于五代南汉大宝十年(967),以南汉主刘鋹的名字铸造的,四方形,共七层,塔高7.69米,塔基为石刻须弥座。塔身上铸有900余个佛龛,每龛都有小佛像,工艺精致。初成时全身贴金,有“涂金千佛塔”之称。
其实我就是冲着这两座古塔来的,因此对寺内其他的建筑都没什么兴趣。而且寺庙不大,很快就找到了西铁塔,虽然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雨雪风霜,只剩下半截残垣断壁,但塔身上精雕细琢的佛像仍栩栩如生,可见当初铸造时的工艺精湛。塔身底部有阴刻铭文:“王清宫使德陵使龙德宫使开府仪同三司行内侍监上柱国龚澄枢同女弟子邓氏三十二娘以大宝六年岁次癸亥五月壬子十七日戊辰铸造永充供养”,刀锋锐利,棱角鲜明,实在不像是一千年以前刻上去的。
>
图1 仅剩三层的西铁塔
>
图2 塔身上弥陀佛造像
>
图3 第一层的托塔力士(手臂已残缺)
>
图4 第二层塔檐上的神兽
西铁塔只剩半截,东铁塔尚存整体,不过找到它却小费了一番功夫。根据门票背面的寺院地图,原以为东塔像西塔一样“平地起高楼”,不料走到地图标定的位置上发现是一陀民房。是不是地图比例尺不对?继续往前走到了佛教协会办公大楼,绕着大楼两圈,连个影子也没有,又回到民宅附近晃荡,无意中发现一座较大的旧平房上半部开了一个大口子,黑暗的房间里露出半截黑漆漆的宝塔,原来就在这里!
可惜铁将军把门,进不去,房子内部堆满了杂物,一片狼藉;不过还好很多窗户玻璃都碎掉了,只剩下铁栅栏,把相机伸进铁栅栏总算是拍到了几张照片。
>
图5 藏在室内的东铁塔
>
图6 东铁塔全貌
>
图7 东铁塔宝葫芦塔刹
>
图8 东铁塔须弥座
寺内基本上所有的游客都是来烧香拜佛的,连带相机的都很少,而关注这两座古塔的估计也就我一个人,不过也好,没人打搅方便拍照,呵呵
回来看到网上说某部门重新做了西铁塔的上半截并准备安上去,别,千万别,求你了,留点真货给我们吧。文物再怎么残缺不全,再怎么破破烂烂也是文物;现代人的仿制品再怎么巧夺天工也是赝品。真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是在保护文物还是在破坏文物。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中国的佛塔与文峰塔
后一篇:
广州六榕寺花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