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哑评学汉字-琉虬就是琉球

(2025-11-18 18:50:26)
标签:

文化

识字

历史

分类: 读书认字

琉虬就是琉球

一、溯源

“琉虬” 是琉球群岛的古称。其名称溯源如下:

名称由来:据 1650 年成书的琉球国用汉语自撰的第一部国史《中山世鉴》记载,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访求异俗,到达琉球国地界时,见万涛间群岛蟠旋蜿蜒,若虬浮水中,故因以名 “琉虬”。虬是龙的一种,以琉球群岛散布在大洋中的状态而言,谓之琉虬,十分形象。

名称演变:由于古代中国将龙作为华夏帝王的象征,史官写史多有忌讳,所以《隋书》将 “琉虬” 改为同音的 “琉求”。此后,《元史》又写作 “瑠求”,有的书中又称 “留仇”。到明代洪武五年(1372 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诏书中称其为 “琉球”,从此成为正式名称。

二、归属

属于中国吗?

历史上的琉球群岛对应的琉球王国,并非中国直接管辖的领土,而是与中国明清两代维持了长达五百年的宗藩关系,这种关系和直接归属管辖有着本质区别。具体情况如下:

明清时期的宗藩关系:1372 年,明太祖派使者出使琉球,中山王随即遣使入贡,此后琉球的山南、山北两国也陆续向明朝进贡,琉球诸国正式成为明朝藩属国。此后历代琉球王都必须请求中国皇帝册封,地位才合法,同时琉球会定期进贡,而中国会回赠厚礼并给予其贸易特权。明朝还曾派福建 36 姓迁居琉球,助力其发展,琉球的官制、服饰、文字等也深度效仿中国,比如官制仿照明清九品中正制,官方文书使用汉语。明朝灭亡后,琉球继续向清朝纳贡,1663 年正式被清王朝册封,沿用清朝年号,这种宗藩关系一直稳定延续。

“两属” 状态的出现:1609 年,日本萨摩藩派兵入侵琉球,逼迫琉球向日本进贡。但萨摩藩并未让琉球断绝与中国的宗藩关系,此后琉球陷入特殊的 “两属” 局面,既要向中国纳贡请封,又要对日本萨摩藩称臣进贡,不过在此期间,琉球始终优先维系与中国的宗藩礼制,坚持使用中国年号等。

日本吞并与宗藩关系终结:1872 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单方面将琉球王国改为 “琉球藩”,1875 年又强迫琉球停止对清朝的朝贡并改用日本年号。1879 年,日本实施 “琉球处分”,正式武力吞并琉球,设冲绳县,琉球王国灭亡。清政府虽就此事与日本展开外交交涉(即 “球案”),提出过 “分岛改约” 等方案,但因内忧外患国力衰微,交涉最终无果,仅能拒绝承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却无法改变琉球被吞并的结局,中琉持续五百年的宗藩关系也自此终结。

三、吞并

日本吞并琉球是 19 世纪中后期通过一系列强制手段实现的,核心是 “逐步侵蚀主权→单方面改置→武力吞并” 的过程,关键节点如下:

1. 前期渗透:萨摩藩的控制与压榨

1609 年,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县)出兵入侵琉球,攻破首里城后,逼迫琉球签订不平等条约。此后琉球陷入 “两属” 状态,既要向中国明清王朝称臣纳贡,也要向萨摩藩缴纳贡金、割让部分物产,主权和经济已被日本暗中削弱。但此时琉球仍保持独立王国地位,核心礼制(如使用中国年号、接受中国册封)未变。

2. 明治维新后:正式启动吞并步骤

1872 年,日本明治政府单方面废除琉球王国,将其改为 “琉球藩”,册封琉球国王尚泰为 “琉球藩王”,强行将琉球纳入日本政治体系,迈出吞并关键一步。

1875 年,日本下达 “废藩置县前兆” 的命令:禁止琉球向清朝朝贡、停止使用清朝年号、改用日本年号、撤销琉球在福州的领事馆。这直接切断了琉球与中国的宗藩关系,尚泰虽暗中遣使向清朝求援,但清政府无力干预。

3. 最终吞并:“琉球处分” 与冲绳县设立

1879 年,日本明治政府实施 “琉球处分”,派军警进驻琉球,强行接管行政权力,正式废除琉球藩,设立冲绳县,将琉球全境纳入日本直接管辖。琉球国王尚泰被掳至东京软禁,琉球王国彻底灭亡。

4. 后续交涉:清朝的无力回应

清政府曾就琉球问题与日本谈判(即 “球案”),提出 “分岛改约” 方案(将琉球南部的宫古、八重山群岛划归中国,北部归日本),但因琉球民众反对、清朝内部意见不一,最终未能达成协议。清政府仅能拒绝承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却无法改变吞并事实。

四、现况

当前琉球群岛由日本实际控制,但主权归属在国际法层面存在争议,且当地还面临美军基地困扰、经济失衡等问题,同时琉球民众的民族认同与自主诉求也在持续高涨,具体现况如下:

1、主权与行政:日本实际管控,主权争议未消

琉球群岛行政区划上主要隶属于日本冲绳县和鹿儿岛县,冲绳县首府那霸市是群岛的核心区域。不过日本仅拥有群岛的 “施政权” 而非合法主权,这一管控源于 1971 年美日私相授受,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也未充分尊重琉球民众意愿,便将群岛施政权移交日本,这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二战国际文件精神相悖。2025 年联合国大会第 79 届会议上,已有 132 个国家联名提交决议,谴责美日对琉球的处置方式,要求启动主权归属调查,中国也始终主张琉球地位应通过协商重新界定。

2、民生与经济:美军基地隐患突出,经济依赖度高

美军基地问题是当地民生的一大痛点。占日本国土仅 0.6% 的琉球群岛,集中了 70% 的驻日美军基地,41 个军事基地更是占据冲绳县 18% 的土地,不仅造成严重的噪音、水源污染,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甚至超标 32 倍。且 1972 年至今,美军在此犯下的刑事案件超 6200 起,恶性案件占比达 10%,而美军凭借《日美地位协定》享有司法豁免权,当地民众对此怨声载道。经济方面,琉球发展严重失衡,人均收入仅为日本本土的 70%,失业率居高不下,60% 的财政收入依赖日本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经济自主性极差。

3、社会与文化:民族认同觉醒,自主诉求高涨

日本长期推行的同化政策并未彻底磨灭琉球的民族印记。如今琉球民众的民族认同逐渐觉醒,冲绳大学调查显示,超半数年轻人自认是 “琉球人” 而非 “日本人”,18 - 30 岁年轻人中支持独立或高度自治的比例在 2023 年已升至 37%2025 年该比例保持稳定。文化上,琉球通过举办 “琉球王国特展”、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组踊、唐手(空手道前身)等方式强化文化记忆。政治上,“嘉利吉俱乐部” 等本土政团通过地方选举推动自治改革,部分地方议员还提出恢复 “琉球” 名称、设立对外交流办公室直接与中国沟通等主张。

4、政策与认同:同化政策延续,多元诉求并存

日本至今仍未承认琉球人为原住民,历史上的强制日语教育、篡改姓氏等同化手段的影响仍在。当下琉球民众诉求呈多元化,除独立和高度自治诉求外,多数人更关注美军基地迁移、改善民生等现实问题;也有部分民众因历史文化渊源,对中华文化抱有亲近感,但回归中国的诉求并未形成主流,目前各方更多聚焦于推动琉球地位的合理界定与自身权益的保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